1. 首页 > 技术

今年东北玉米开秤价格大幅下降,引发市场关注

据了解,对于今年的玉米市场行情,市场各方目前悲观情绪较为浓厚。 对于贸易商对于今年玉米价格,很多贸易商都不乐观,不知市场底部在哪里。目前玉米还未进入集中收割期,国庆节期间收割期到来后,部分需要还贷的农户不愿意囤到家里,都习惯早卖。届时因供给量增加,并且目前玉米价格处于跌势,较大的供给压力将使玉米步入下跌通道,并且跌势会较前期明显。

今年东北玉米开秤价格大幅下降,引发市场关注

同时,以往贸易商收购玉米会全部送往临储,今年临储取消,收购到的新粮绝大多数将送往锦州港,成为贸易粮。这也就意味着,新粮上市后,将可能出现大量玉米集中销往港口的情况,从而对港口玉米价格形成压力。

对于农户持续八年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市场化收购”和“价补分离”对于农户而言,仍属“新词”,从理解和接受上还需要一个过程,新粮上市之初在卖与不卖之间仍存在纠结心理,失去政策支撑的玉米收储价格成为不少农民心头的忧虑。

最后对于用粮企业市场化收购背景下,今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粮源的争夺,价格战与心理战即将打响,目前来看,观望者居多,随用随收成为上策。

东北玉米开秤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反应

实际上早在9月23日开始,东北深加工企业如期开始挂牌收购新季玉米,且受临储政策改革影响,今年东北地区玉米开秤价格大幅下降。其中,辽宁开原益海嘉里挂牌1650元/吨,通辽梅花23日挂牌收购新玉米,三等玉米挂牌1640元/吨,与上年同期东北深加工玉米开秤1800-2000元/吨水平相比,降幅达到200-400元/吨,也充分体现了今年东北玉米市场化收购第一年的特征。

9月29日起中粮榆树将开始收购潮玉米,三等以上14%水分价格1400元/吨,收购水分限制在42%以内。预计后期玉米大量上市之后,玉米收购价格将继续有所回落。

另外,近日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明显降温,黑龙江北部地区出现降雪,关注对玉米秋收的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东北新季玉米丰产预期较强,农户售粮意向或高于预期,深加工企业开秤价格不及预期,预计自9月中旬起,东北玉米价格或逐渐向新粮转...

截至9月29日,2016年累计计划销售玉米达到1.15亿吨,实际成交量216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763万吨。其中9月份至今累计投放玉米达4037万吨,实际成交583万吨。9月份以来政策性玉米拍卖较为密集,近两周更是每周均安排了7场临储玉米拍卖。但因为华北新玉米上市量增加,东北新玉米批量上市临近,拍卖成交量也呈下滑趋势。

地区 收购价 去年同期收购价 跌幅
辽宁开原益海嘉里 1650 1800-2000 10-15
通辽梅花 1640 1800-2000 10-15
吉林松原 1480 1950 25-30
公主岭 1460 1900 25-30

玉米市场风云突变,东北地区的农户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户们如何应对?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为您解析农户的应对策略。

今年东北玉米开秤价格大幅下降,引发市场关注
农户困境:新政策下的迷茫 应对策略:农户们各出奇招

面对价格暴跌的困境,农户们采取了多种应对策略。有的农户选择早卖,抓住国庆节前后的价格高峰期,尽量减少损失。有的农户则选择囤积,期待市场回暖。还有一些农户开始探索新的销售渠道,比如与深加工企业直接对接,或者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玉米。

案例解析:东北某农户的转机

在东北某地区,一位名叫王刚的农户,他的玉米种植面积有50亩。面对玉米价格暴跌,王刚没有慌张,而是冷静分析了市场情况。他了解到,因为临储政策的取消,市场对优质玉米的需求增加。于是,王刚决定将玉米的品质提升,通过种植优质品种、提高种植技术等方式,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在2024年9月23日,王刚的玉米迎来了丰收。他主动联系了附近的深加工企业,以每吨比市场价格高出200元的价格,将玉米销售给了企业。这让他不仅避免了损失,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未来展望:调整种植结构,拥抱市场变化

面对玉米市场的不确定性,农户们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其他作物的种植比例。同时,农户们也要积极学习市场知识,提高自身的市场意识和应对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