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保险期货试点落地,为农业风险管理提供新工具
在农业风险管理领域,一项名为“玉米保险期货”的创新试点项目近日成功落地。这一试点项目由中信期货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中华财险、中国农业银行、大连生威玉米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旨在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一套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价格波动对农民收益影响巨大。为应对这一挑战,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旨在通过“保险+期货”的模式,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价格保障,降低市场风险。
试点目的 | 试点时间 | 试点地区 | 试点机构 |
---|---|---|---|
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价格保障,降低市场风险 | 2017年 | 辽宁省 | 中信期货、中华财险等 |
指标 | 数值 | 案例 |
---|---|---|
玉米投保量 | 1.5万吨 | 与华信万达期货的试点相同 |
理赔结算价 | 10月1日至12月31日大商所玉米期货1701合约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 | 目标价格挂钩玉米期货价格,为1400—1600元/吨 |
在实施过程中,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还需不断探索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种植户的风险管理需求。
扩大试点范围,提高项目覆盖面。
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适应性。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认知度。
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农业风险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项目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模式助力农业风险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充分考虑了农户的需求,通过风险对冲和保费补贴,有效降低了农户面临的价格风险。例如,在铁岭县,合作社负责人赵玉国表示,通过投保,每斤玉米能多收入5分钱,这对于种植面积达3万亩的合作社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助力试点项目政府的推动和政策扶持是“保险+期货”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辽宁省,政府主动推动项目开展,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政府还考虑将价格保险纳入财政补贴范畴,进一步降低农户的投保成本。
未来发展:探索更加有效的风险分摊模式因为项目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风险分摊模式成为关键。专家表示,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需要一道探索出有效的风险再分摊模式,完善“保险+期货”的创新机制,在保障农户利益的同时,也保证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的经营稳定发展。
“保险+期货”作为一种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试点项目的不断推广,相信这种模式将为更多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助力农业风险管理迈向新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