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旨在优化市场机制

一、改革背景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面临种植面积过大、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为优化市场机制,保障农民利益,国家启动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旨在优化市场机制

1. 市场化收购: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为市场化收购,让玉米价格随行就市。

2. 生产者补贴: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3. 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玉米产业整体竞争力。

指标 2016年 2017年
玉米种植面积 6.5亿 6.3亿
玉米产量 2.6亿 2.4亿
玉米加工企业利润 100 120

数据显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减少,但加工企业利润有所提高。

4. 推动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政策实施主体需确保小麦稻谷执行预案落实,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同时,强化市场化收购,完善资金保障、物流协调、产销对接...

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旨在优化市场机制

提升玉米供给质量,增强我国玉米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坚持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综合措施降低改革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2015年1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镰刀弯”地区加快种植结构调整。预计2016年东北地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减少2300万亩以上,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周冠华指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关乎当前,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促进东北地区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改革指导思想与原则

与过去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相比,改革指导思想一致,即坚持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小南表示,减1000万亩的目标已实现。大豆面积增加1044万亩、产量增加23亿斤。杂粮面积增加700多万亩、产量增加40多亿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活了市场,搞活了产业链,提高了效益。

中粮集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布局收储库点,公示质价标准,加强现场服务,推进粮食银行,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卖粮渠道。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新玉米陆续上市,市场运行平稳,秩序良好。玉米加工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入市收购和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