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华北玉米供应宽松,价格逐步下跌

中长期视角下,关注季节性规律变化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及国际谷物供应宽松,多元化低价替代品涌入市场,玉米价格重心持续下移。

华北玉米供应宽松,价格逐步下跌

12月中,华北地区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提升,粮源供应依旧宽松,玉米价格或将继续下跌,东北优质玉米价格或微涨,但涨幅有限。东北市场方面,因为停机检修的企业增多,开工率下滑,临储玉米拍卖降温,对市场产生叠加效应。

进入9月,华北春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需重回宽松格局,企业上量恢复,玉米价格应声而落,新一轮价格下跌通道或已启动。在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及政策粮源持续释放的双重供应压力下,国内玉米供大于求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玉米价格下跌已成市场共识。

疫情防控影响下,玉米运输受阻,深加工企业门前到车减少,调高价格吸引到货,前期强降雨影响运输,华北地区、山东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上调。贸易商手中玉米库存较高,前期建仓成本不低,玉米价格下跌有损出售利润,目前持粮观望为主。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行情稳中调整。

华北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悄然变化,价格走势略显凌乱。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在1850-1980元/吨,河南地区收购价在1800-1960元/吨,河北地区企业收购价在1640-1820元/吨。河北地区由于春玉米种植较少,企业多数仍使用政策粮源为主,个别企业价格上调收购新粮。

9月5日,中储粮网发布《关于举办包干销售2014年产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的公告》,计划于9月7日向市场投放100万吨2014年产临储玉米,其中山东25万吨,河北5万吨。山东地区三等玉米拍卖底价为1600元/吨,河北地区拍卖底价为1550元/吨,成交情况理想。

部分农户改种花生、大豆等其他经济作物。今年华北地区夏玉米产量变化或不明显。因为新玉米供应逐渐增加,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开始恢复,但受制于终端消费偏弱及生猪存栏仍处恢复阶段,玉米整体需求上升幅度或将有限。

预计今年华北玉米产量与去年相差不大。山东、河北、山西地区夏玉米生长期间雨水条件整体良好,无明显旱情及病虫害现象。河南地区新季玉米长势出现区域分化,北部长势良好,南部受灾较重。

继定向超期玉米拍卖之后,华北市场 迎来政策粮源拍卖投放,政策粮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加。新玉米供应增加,政策粮投放速度加快,近期拍卖粮源流入华北数量回升,东北到华北的物流运费提涨。

华北地区价格普跌,销区华北玉米到站价小幅回调,市场供应重回宽松状态。华北地区价格下跌,比价优势重新显现。

地区 收购价 备注
山东 1850-1980 深加工企业收购价
河南 1800-1960 深加工企业收购价
河北 1640-1820 深加工企业收购价

前面谈到了华北玉米供应宽松,价格逐步下跌,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后面将重点放农户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出路,成为了当务之急。以下,我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农户应对玉米价格下跌的策略。

案例一:调整种植结构,多元化发展

在山东潍坊,一位名叫张师傅的农户,面对玉米价格下跌的困境,果断调整了种植结构。他原本只种植玉米,现在除了玉米,还增加了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玉米种植的风险,还增加了收入来源。据张师傅介绍,通过多元化种植,他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

华北玉米供应宽松,价格逐步下跌
案例二:提高玉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案例三:加强合作,抱团取暖

在河南郑州,一位名叫王大姐的农户,通过与深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农业合同,成功降低了市场风险。王大姐的玉米在收获后,直接由企业收购,避免了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据了解,王大姐的玉米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10%,收入比往年增长了1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