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保障农民利益
百家号目前,国家已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这一举措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南方地区新稻陆续上市,黑龙江等产区也已有部分收获,市场对最低收购价的关注日益升温。
打印本稿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9日讯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获悉:当前南方部分主产区新季中晚稻已陆续收获上市,湖北、安徽、四川等3省部分市县中晚稻市场价格已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符合启动预案条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储粮总公司自9月23日起在湖北省、26日起在安徽省、27日起在四川省分别启动2016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
省份 | 启动时间 | 收购库点数量 |
---|---|---|
湖北省 | 9月23日 | 336个 |
安徽省 | 9月26日 | 589个 |
四川省 | 9月27日 | 201个 |
中储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以2016年产的国标三等粮为标准品,保持上年价格水平不变,今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38元,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55元。南方八省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截至2017年1月末,东北三省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时间截至2017年2月末。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介绍,过去三年来,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主要缘于其供求基本平衡,而稻谷供大于求的压力越来越明显。现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通知,同意自11月3日起在河南省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2021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最低收购价是指承担最低收购价收购任务的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标准品的到库价格。2021年产的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斤1.28元、1.3元。与去年相比,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下调0.1元/斤,粳稻最低收购价下调0.05元/斤。
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销售”原则,湖北、安徽、四川三省中储粮分公司、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农发行省级分行,已确定第一批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1126个,湖北336个,安徽589个,四川201个,可用空仓容805万吨。相关收购库点信息,通过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市场稳定:预案的及时启动
农民增收:最低收购价带来的实惠
执行预案:多部门协同保障政策落实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政策,助力农业发展
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启动,是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体现。未来,因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将继续优化相关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实惠。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品种改良等手段,提升稻米产量和质量,助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