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玉米价格在新粮上市前因下行速度加快而面临压力

使多数企业不得不提价促收,造成了玉米价格回暖的假象。近日,因为天气情况的好转,新粮上市速度明显加快。虽然近年来农户惜售心理不断增强,但整体而言,大多数种植户“收粮即卖”的传统售粮习惯仍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意味着传统新粮上市高峰期不可避免,惜售心理、恶劣天气只是延迟了高峰期的时间点。

玉米价格在新粮上市前因下行速度加快而面临压力

口玉米供应仍相对充足。不过近期美盘玉米明显上涨,带动进口玉米成本攀升,目前远月船期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2550元/吨,进口玉米等谷物性价比较低,进口的采购进度减缓。替代谷物方面,稻谷及小麦替代的优势依然存在,其中猪料中小麦可以完全替代玉米,禽料中可替代20-30%,水产料中可完全替代玉米。

日期 生猪出栏平均价格 周比变化
7月21日 18.07元/公斤 下跌0.18元/公斤

国内价格:本周东北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大幅下跌;华北玉米价格普遍下调;广东港口价格继续走弱;南方销区稳中偏弱。

华北玉米价格普遍下跌,加工企业前期收购量较为理想,接新前缺口越来越小,由于政策粮持续出库,贸易商中间库存较多,近期出现一定的恐慌情绪,出库积极性提高,市场粮源放大,同时湖北、安徽等地春玉米上市在即,江苏、安徽等地芽麦也大量进入饲料厂,整体市场空头气氛较浓,短期玉米价格仍将以偏弱调整为主。

新粮集中上市前夕,主产区陈玉米仍存供应压力,玉米价格或仍有下跌空间。本周一北方港口主流平仓价格下跌30-60元/吨,本周三最低降至2220-2250元/吨,因为北港价格下跌,南方港口受传导,玉米价格跟随下行,截止到9月11日,南通港口主流自提价格降至2320-2350元/吨,较上周五...

而东北新粮在11月中旬大量上市,玉米价格预计将出现回落的风险。此后,美国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降雪等恶劣天气,对农作物收成有很大影响,但后续出口速度加快,将会一定程度的支撑期货价格

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偏弱运行,辽宁水泡新粮陆续上市,价格偏低,对市场形成冲击,且九月末之前部分三方资金仍有还款压力,带动陈粮价格不断下跌。当前港口贸易商出货积极性高,加快去库,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华北地区夏玉米零星上市,新粮和陈粮共同供应市场,市场供应偏宽松,深加工企业到货增加,玉米价格弱势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玉米主产区玉米已经开始陆续上市,若陈粮价格受到抑制,则新粮价格很可能也将受到影响。其他方面,有消息人士指出,库存玉米的...

7月以来国内新冠疫情多发,部分地区出现了交通管制,叠加极端暴雨天气频发,导致玉米物流运输受阻,贸易商还存在惜售情绪,对优质玉米挺价积极性高,游采购备货速度加快,提振玉米现货价格震荡回升。因为新玉米上市时间的临近,贸易商还有大量囤粮未顺价出货,但伴因为玉米价格的走高,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新粮上市前玉米价格面临回调风险虽跌幅不大,但整个市场弱势已现。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正值新陈交替、青黄不接时期,虽然东北地区玉米出库速度加快,且陈粮拍卖在即,但玉米价格仍稳定坚挺,而....但目前新粮销区到货价格仍持续调整,中用企粮业的采购较 为谨慎多,等数待格进一价步下行。

前期东北玉米主产区大部分地区的降雪天气,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收购活动,《新粮上市》量少,使得多数企业不得不提价促收,造成了玉米价格回暖的假象。近...

政策:7月15日分贷分还临储玉米拍卖,吉林地区计划销售13年国产玉米2000258吨,成交945669吨,成交率47.28%,成交均价1600.05元/吨。7月19日临储定向玉米拍卖,计划销售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存国产玉米1947597吨,实际成交15516吨,成交率0.8%,成交均价1579.8元/吨;计划销售美国2号黄玉米18852吨,全部流拍。7月21日分贷分还临储玉米拍卖,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计划销售13年国产玉米3200899吨,成交478884吨,成交率14.96%,成交均价1541.06元/吨。

由于新玉米上市时间越来越近,政策粮供应持续,市场出现结构性缺粮的可能性降低,玉米价格将继续偏弱运行,中间或有反复,但整体下行趋势将会在新粮上市前加速。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整体延续坚挺向上趋势,但新粮上市前玉米价格下行的风险已经有所显现,同时,有关天气方面的炒作也因为北方降水来临以及时间的推移有所收敛。8月下旬开始,南方蛇口码头玉米价格初现回调压力,一方面因南方到货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前一波采购之后饲料企业采购节奏有所放缓,加之距华北新季玉米上市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谨慎心理有所增加。

深加工消费:本周山东企业淀粉主流报价2190-2220元/吨,周比下跌60-80元/吨;吉林2100-2150元/吨,周比下跌100元/吨。近期因为分贷分还玉米拍卖加码,同时轮换玉米持续供应,市场流通粮源放大,玉米价格下跌明显,企业原料成本下降,同时淀粉走货放缓导致库存继续增加,淀粉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北方港口整体处于有价无市状态,贸易商以自集港为主,成本普遍在1800-1820元/吨,由于南北贸易利润缩窄,贸易商发货积极性较低。广东港玉米价格继续偏弱运行,港口散粮报价1940-2010元/吨,成交偏弱,吉辽轮换玉米主流1920-1940元/吨,周比下跌60元/吨;内外贸库存在30万吨上下。

近期东北地区轮换玉米出库价格大幅下跌,以吉林为例,目前13年三等玉米主流价格1700元/吨,较前期下跌70元/吨,部分贸易商前期订立、未提货合同出现违约。分贷分还玉米拍卖,吉林地区成交率较高,成交均价在1600元/吨左右。黑龙江、内蒙古仍偏低。

生长情况:吉林地区玉米已长至11-13片叶,株高140-160厘米左右,玉米苗继续处在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的植株特征是玉米进入需水需肥强度最大时期的重要标志,此时是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期。进入7月后温度升高,玉米长势良好,前期低温给玉米造成的影响有限。吉林玉米长势接近常年水平。

刚刚提到了玉米价格在新粮上市前因下行速度加快而面临压力。,下面我们来说新粮上市,玉米价格跌势加剧,农户需关注应对策略。。

新粮上市,玉米价格波动加剧 供应充足,价格下跌
玉米价格在新粮上市前因下行速度加快而面临压力

近期,南方出现高温天气,北方持续降雨,下游猪肉市场需求低迷,同时进口肉大量到岸,冲击国内市场,生猪价格出现反复调整行情。目前生猪价格较前期高点已有相当降幅,调整预计接近尾声,但受需求影响,生猪价格反弹的幅度短期受限。

政策影响,市场波动 区域价格差异明显 市场风险加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