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桃树常见病虫害:桃小食心虫
作者:田园茶歌•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2
桃树,作为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其果实清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春季桃树病虫害的侵扰,特别是桃小食心虫,往往成为果实腐烂的罪魁祸首。本文将深入剖析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症状、防治策略,助您守护桃树健康。
症状 | 描述 |
---|---|
幼虫活动 | 幼虫孵出后在果面上爬行数十分钟,然后从幼果的胴部或肩部蛀入果内。 |
果胶流出 | 幼虫蛀入果内,并有果胶从蛀孔流出,干后呈白色蜡质状。 |
果实腐烂 | 在高湿环境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逐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
春季清园:减少越冬虫源。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措施 | 实施时间 | 效果评估 |
---|---|---|
春季清园 | 2010年3月 | 有效减少越冬虫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 | 2010年4月 | 利用天敌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数量。 |
化学防治 | 2010年5月 | 使用杀虫剂喷雾防治,果实品质得到保障。 |
以上案例来源于许昌市林业局,发布时间为2010年7月8日,访问次数为14620次。
更多关于桃树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请点击以下链接:!在华北地区的桃园,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和桃蛀螟是常见的食心虫种类,其中梨小食心虫是主要害虫。在桃树花后,幼虫会部分危害果实,幼虫通过咬一小孔进入果实,前期会有虫粪排出并伴随流胶,在高湿环境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逐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症状是幼虫孵出后在果面上爬行数十分钟,然后从幼果的胴部或肩部蛀入果内,并有果胶从蛀孔流出,干后呈白色蜡质状。桃蛀螟的为害症状...
春季是桃小食心虫的越冬时期,通过清园可以有效减少越冬虫源。具体措施包括清除果园内的落叶、病枝、病果等,集中销毁,以减少虫源。
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天敌如捕食螨、捕食蜂等,以及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以抑制桃小食心虫的繁殖。
化学防治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传统方法,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雾防治。
甲胺磷
敌敌畏
乐果
马拉硫磷
请注意,在使用杀虫剂时,要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保障桃子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