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鸵鸟蛋孵化:了解自然孵化过程

想要掌握鸵鸟蛋的孵化技巧, 得了解自然孵化过程,然后再学习如何运用人工方法提高成功率。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鸵鸟蛋孵化:了解自然孵化过程
一、鸵鸟蛋的处理与收集

收集鸵鸟蛋时,要确保蛋壳完整,避免破损和振动。蛋在入孵前存放7天左右,有助于提高孵化率。野生鸵鸟在第一窝蛋开孵前,通常会在窝中放置18至21天,但这可能导致较高的死胚率。因此,最好收集当天鸵鸟蛋,并进行熏蒸消毒。

二、种蛋选择

合格的种蛋要求清洁,表面不应有泥土、粪便等污物。蛋的大小适中,重量约1.5千克左右为宜。蛋的外形呈卵圆形,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种蛋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或米黄色。洁白色的蛋孵化率较低。

照蛋的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程度和异常情况,及时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第一次照蛋在入孵时进行,检查气室是否朝上。第二次照蛋在入孵的第12天,此时鸵鸟的喙和喙尖开始形成,腿和翅膀大致分化,尿囊膜 到蛋壳膜内表面,胚胎的躯干部增大,可见清晰的血管和头部、躯干部的“双珠”。

四、孵化期管理技术
项目 内容
孵化温、湿度控制 鸵鸟孵化期为42天,孵化中前期温度恒定在36.8℃,孵化后期30-42天,胚胎自身产生大量热,需要的温度相对较低,以36℃为宜。
种蛋保存 种蛋贮存时应大头朝上垂直或倾斜放置,时间以3-5天为宜。如果贮存期不超过7天,可不翻蛋。若贮存不超过4天,保存温度以16-18℃为宜。超过4天应为13℃左右。相对湿度为60%。
孵化室消毒 孵化室地板每隔2天用消毒药拖擦1次,墙壁、天花板每隔半个月用消毒药喷洒1次,1个月进行全面清扫1次。
孵化机消毒 每次孵化之前,孵化机内外及表面用消毒药擦拭一遍,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翻蛋 鸵鸟蛋黄含脂肪多,比重较轻,浮在蛋的中间由系带系着,胚胎吸收养分,排除废物。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位置,蛋黄不能维系在蛋的中央,容易与蛋壳的内膜粘连。翻蛋的目的在于使胚胎外部空间定位,同时也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鸵鸟蛋孵化期内一般每2小时翻蛋1次,40天转入出雏器后停止翻蛋。

1. 鸵鸟蛋贮藏室的消毒:每2天用消毒液擦地板1次,隔2周全部清洗、消毒,并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

2. 种蛋的消毒:鸵鸟产蛋时,饲养员要用消毒纱布接住,然后送孵化室消毒,消毒剂量每平方米用37%的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熏蒸30分钟。如果没有接住,用经消毒液浸泡的纱布擦去表面赃物,马上送孵化室消毒。入孵之前,用消毒药浸泡20~30秒,然后用消毒过的干纱布擦干种蛋即可入孵。

绝大多数雌鸵鸟在下午3-6时产蛋,个别产自上午或夜间。鸵鸟产蛋后要及时捡蛋,以减少破损和污染。雄鸵鸟有保护雌鸵鸟及鸟蛋的本能,捡时要2人配合,1人将鸟赶开,1人把蛋捡走。捡蛋时应将手清洗或戴手套,以免污染种蛋。对污染的种蛋用消毒湿毛巾擦干净。种蛋须登记,注明雌、雄种鸟号码和产蛋日期,并称重编号。

在鸵鸟养殖过程中,蛋的采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为确保蛋的新鲜与完整,养殖者需在雌鸵鸟产蛋后迅速将其收集,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的破损或污染。在蛋的预处理阶段,我们采取了一种创新的收集和运送方法:使用特制篮筐轻柔地收集蛋,并确保在运送过程中减少震动。此外,我们引入了智能温控系统,在蛋入孵前存放约7天,以优化孵化条件。

鸵鸟蛋孵化:了解自然孵化过程

在孵化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采用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孵化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我们引入了新型孵化机,通过优化翻蛋频率和角度,有效提升孵化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孵化机具备自动通风系统,为胚胎提供充足的氧气,确保其健康发育。

四、消毒与卫生保障

为了保证孵化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消毒制度。孵化室、孵化机以及种蛋在入孵前均经过彻底消毒。此外,我们还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整个养殖过程的安全卫生。

五、案例分析:孵化率的显著提升

通过以上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我们的鸵鸟蛋孵化率显著提升。与传统方法相比,孵化率提高了约20%。以2022年为例,我们的养殖场共孵化鸵鸟蛋1000枚,成功孵化雏鸟800余只,孵化率达到了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六、未来展望:持续优化与拓展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孵化技术,探索更多创新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鸵鸟蛋的孵化率。同时,我们还将拓展养殖领域,将成功经验应用于其他动物养殖项目,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