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稻瘟病
作者:渔舟牧歌•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2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稻瘟病更是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解析稻瘟病的危害,并提供有效的防治方法。
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据统计,稻瘟病严重时减产可达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导致叶片变黄、凋萎,穗颈腐烂,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稻瘟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水稻叶稻瘟的防治 | 当田间出现病斑时,使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使用30%洁苗乳油15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此外,50%硫磺唑200~250毫升/亩,连防两次,隔5~7天一次。 |
水稻穗稻瘟的防治 | 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期。此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如2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45公斤喷雾。 |
除了以上防治方法,以下预防措施也能有效降低稻瘟病的发生: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稻瘟病的重要措施。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水稻,实行轮作制度,可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有助于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已经阐述了水稻常见病虫害:稻瘟病,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现在进入稻瘟病防治:技术升级,保障丰收的主题。
面对稻瘟病的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技术升级成为防治稻瘟病的关键。近年来,无人机施药技术逐渐应用于稻瘟病的防治,有效提高了防治效果。
在辽宁省某水稻种植区,稻瘟病的防治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当地农民开始尝试无人机施药技术。与传统的人工喷洒相比,无人机施药具有精准度高、覆盖面积广、用药量少等优点。
案例二:技术升级,稻瘟病防治迎来新机遇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稻瘟病防治技术将不断升级。未来,我国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研发新型防治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推广智能化无人机施药技术,实现精准防治;
加强稻瘟病监测预警,提前预防;
培育抗病品种,降低稻瘟病发生概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