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鳜鱼养殖需关注水质、饲料、病害等关键问题

鳜鱼,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备受青睐。只是,鳜鱼养殖并非易事,水质、饲料、病害三大关键问题需引起养殖户的高度关注。

鳜鱼养殖需关注水质、饲料、病害等关键问题
一、水质管理

1. 水质指标: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氨氮小于0.01毫克/升,亚硝酸盐小于0.01毫克/升,pH值:7.5-8。在高温季节长期阴雨天后要注意水质的调节,经常检测水质。

2. 水质调控:在饲养时间较长的鱼塘,要定期进行水质调控,如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3. 水质问题:氨氮超标、亚硝酸盐高、pH值异常等都会影响鳜鱼的生长和成活率。

二、饲料投喂

1. 饲料选择:选用优质、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如鳜鱼专用配合饲料。

2. 投喂量:每次放的量为塘中鳜鱼3-4天食量较适合。两次放鱼时间最好相隔2-3天,特别是7-9月份,不能让桂花摄食过多。

3. 饲料投喂方式:根据鳜鱼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采用定点、定时、定量的投喂方式。

三、病害防治

1. 病害种类:鳜鱼常见的病害有肠炎、烂鳃病、出血病等。

3. 抗药性: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

案例分析
时间 地点 案例描述 解决措施 效果
2020年3月 江苏 部分鳜鱼出现肠炎症状,成活率下降 使用药物治疗,改善水质 病情得到控制,成活率上升
2021年5月 广东 鳜鱼出现烂鳃病,部分鱼苗死亡 使用药物治疗,加强水质管理 病情得到控制,成活率上升

鳜鱼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在水质、饲料、病害等方面做好全面管理。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鳜鱼苗种选择与放养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苗种的选择至关重要。理想的鳜鱼苗种大小应在4-8厘米之间。若苗种过小,会影响鱼的均匀度;过大,尤其是超过15厘米的鱼苗,饲养难度增加,易患病,成活率较低。此外,选择苗种时还需关注产地、种类和质量。建议选择水源独立、少污染、连续2-3年无病毒性病病史的种苗场,以土鲮为最佳,泰鲮次之,麦鲮最差。同一车鱼最好为纯一品种,避免大小不均或混有其他品种的鱼苗。

鳜鱼养殖需关注水质、饲料、病害等关键问题

鳜鱼养殖过程中,增氧非常重要。对于10厘米以下的鱼苗,要注意在下午2-5点进行增氧。在高温季节下午2-5点,以及下雨刮风前后,更要加强增氧。病害防治方面,要注意用药单一、剂量不准、疗程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交叉用药,中西药合用,并严格按照疗程用药。

通过案例推测,在池塘架设网箱使用饲料养殖鳜鱼,可使其生长速度比池塘散养快10%-20%,养殖成品规格整齐,水质易调控,病害较少、成活率高。此外,江苏地区只要能养成功,就有利润。高邮市山河源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定云表示,近几年高邮养殖成功率维持在90%左右,市场对鳜鱼的需求量很大。

很多水产养殖户在刚开始养殖鳜鱼时容易走弯路。江门部分地区的养殖户反映,当地鳜鱼养殖出现了一些差错,难以养殖成功。因此,在此分享一些成功养殖鳜鱼的技术心得体会,供有志于投身鳜鱼养殖的朋友参考。通过科学调整养殖方式,确保水质稳定,以及合理选择饵料和苗种,养殖户将能更好地推动鳜鱼养殖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