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安徽省池州市成功培育鳜鱼新品,填补省内空白

近年来,池州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着力构建种苗繁育、水产养殖、储运销售、休闲旅游三产业协调共进的发展体系,促进了水产养殖户稳定增收。今年该市鳜鱼、黄颡鱼、龙虾等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达30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8%,预计实现年产值超过8亿元。

安徽省池州市成功培育鳜鱼新品,填补省内空白

在烟火气息中感受多彩生活,领略城市文化。走进茶博会里“新徽菜·名徽厨”展区,来自合肥本地的王仁和、同庆楼、石塘驴巴、徽黄臭鳜鱼、木桶记等知名餐饮企业纷纷“亮相”,世纪金源大饭店展示了吴国舅卤蹄、百花公主养生燕、忠义桃园鸡、春夏秋冬四冷拼、吴山槐花虾饼、三十六英雄庄墓贡圆、行军下塘烧饼等。

二十余载砥砺前行,该区“一条鱼工程”始终保持先行姿态勇立潮头,一次又一次破除繁育技术难关,填补了行业空白,从技术到市场在全省都称得上遥遥领先。

人民网池州8月24日电 说到安徽名菜,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臭鳜鱼”。据考证,自明清以来,安徽省池州市出产的鳜鱼成为皖南地区烹饪“臭鳜鱼”的主要原材料。池州市自古盛产鳜鱼,是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中国鳜鱼之乡”所在地。

为顾客提供更为新颖、更有品质的菜品和服务。本届茶博会由安徽省供销社、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商务厅以及合肥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等共同举办...

收藏分享微信好友新浪微博朋友圈QQ空间QQ好友评论打印字号日前,由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秋浦杂交斑鳜通过农业部审定,填补了安徽省选育水产新品种的空白。

这个公司总投资1.1亿元,就为搞一条“臭”鱼,变臭后经济效益提高20%!这是什么神仙操作?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广东珠海斗门·白蕉海鲈 — 通过加工的鳜鱼,经济效益能提高20%。同时,还能帮助周边养殖户解决销售难题。

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鳜苗种场有:湖北省有大型苗种场5家,年繁殖鳜鱼苗200余万尾;江西省有3家,年繁殖鳜鱼苗300万尾;安徽省有6家,其中池州市秋浦...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的池州市池一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数十名工人正把一筐筐新鲜鳜鱼用保鲜袋打包送入冻库。

今年1月6日,池州市鳜鱼产业协会邀请市内外70余家企业参与池州鳜鱼烹饪大赛,以形象直观、色香味俱全的方式进一步推广中国鳜鱼之乡品牌。

2021年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上,池州市被正式授予中国鳜鱼之乡称号。

该品种以长江秋浦河流域鳜鱼、斑鳜为基础群体,选留体形标准、生长快、健康的亲本个体留种进行配组繁殖,以秋浦斑鳜为母本、秋浦花鳜为父本杂交后获得的,具有成活率高、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可摄食冰鲜鱼、饵料系数低、耐低氧、易运输等特点,且商品鱼价格看好,适宜在网箱、池塘等水体中养殖推广。

2015-07-22鳜鱼行业资讯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召开鳜鱼产业发展座谈会鳜鱼养殖是江都科技入户主导品种之一,已形成区域产业,2014年鳜鱼养殖户118户,主养面积3860亩,养殖成功率...

在第19届安徽·石台茶叶节上发布...

近年来,池州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新兴产业发展、“双招双引”中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以政策共商、活动共办、问题共解、资源共享、产业共兴为主要内容的“五共协同”模式,激发行业内生动力,推进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建设。

池州市现有行业协会商会62家,全市...

近年来,池州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鳜鱼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按照“一园”、“三区”、“五带”、“多点”区域布局,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池州鳜鱼产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池州市鳜鱼养殖面积达6万多亩,年产鳜鱼近4000吨,产值2亿多元,建成1个以鳜鱼为主的...

秋浦杂交斑鳜是秋浦特种水产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十多年精心选育的优良鳜鱼品种,是我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级认定的水产新品种。

从安徽省池州市成功培育鳜鱼新品,填补省内空白。的角度出发,再看池州鳜鱼新品,引领水产养殖新潮流。。

池州,这座镶嵌在长江之畔的江南古城,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正悄然兴起一股水产养殖的新潮流。在这股潮流中,鳜鱼新品成为了引领者,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养殖技术,吸引了众多养殖户和消费者的目光。

创新繁育,技术突破
安徽省池州市成功培育鳜鱼新品,填补省内空白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产业链条,协同共进 未来展望,充满希望

展望未来,池州市的鳜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相信池州的鳜鱼产业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对于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加丰富、更加美味的水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