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种植技术要点,探讨高效种植方法
百香果,又名鸡蛋果、巴西果,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藤本果树。近年来,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百香果的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只是,许多种植户对百香果的种植技术还比较陌生。本文将从百香果的种植要点、高效种植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土壤选择
百香果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作为基地生产,建议选择交通方便、向阳背风、土壤疏松、排灌良好、通风透气的砂壤土地块。
2. 种植时间
百香果一年四季都可种植,但以2~4月定植最佳,当年就可以产生效益。
定植时先在穴中挖1个20厘米深的小洞,将苗木从营养袋中破袋取出后植入穴中并理顺根系,分层填土后踏紧压实。栽后淋足定根水,并用薄膜或杂草将树盘覆盖保温保湿,将蔓绑在立竿支柱上,使植株尽快攀上棚架。
4. 搭设棚架
百香果为蔓性果树,必须依赖支撑物才能正常生长,因此栽培期间必须搭设棚架,以方便管理和采收。每亩用长度2.2米的木棍约60根,每株树矗立1根,木棍植入地下约30厘米深处,每根棍子拉2条12号铁丝,然后在铁丝上拉1层25厘米×25厘米的正方形果园网。
阶段 | 施肥方法 | 施肥量 |
---|---|---|
定植后 | 每10~15天施肥1次 | 每株施0.3%~0.5%尿素水溶液或稀人粪尿水5~10千克 |
开花产果期 | 增施磷钾肥 | 每株施三元复合肥1千克、硫酸钾肥0.2千克 |
收果结束后 | 施越冬肥 | 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0~15千克、三元复合肥0.5千克、钙镁磷肥0.5千克 |
水分供应要根据土壤墒情和树体需水情况而定,特别要保证坐果后及膨大期水分供应充足。
3. 人工授粉
百香果树每天上午11时左右开花,开花后及时进行人工授粉,在下午4时前完成授粉工作。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增加收入。
一般在落果前7天,即果面呈现紫红色或暗紫色且稍有香味时采收,亦可在地下捡拾新鲜落果,捡拾的落地果实要及时上市销售或冷储备用。
5. 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花叶病和疫霉病等,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预防或治疗。主要虫害有螨类、蚜虫、介壳虫等,选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毒死蜱800倍液或三氯杀螨醇800倍液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6. 修剪管理
百香果树忌重剪,过度修剪会降低产量,使主蔓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每年采果后应剪去枯枝、病虫枝、老弱枝,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为害,培养通风透光的株形,提高产量和品质。
7. 基肥施用
平地以行距3米、株距3.5~4.0米,亩种60株左右为宜,缓坡地种植间距应稍加宽,不可过密。挖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定植穴,挖穴时表土和心土要分开堆放,定植穴挖好后最好过1~2个月再回填土,留一段时间晒穴、风化。回填土时每穴施农家肥10~15千克,三元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各0.5千克做基肥,将基肥与挖穴表土充分混匀后填入种植穴,使穴土高出原地面15厘米左右,然后再回盖1层心土。
掌握百香果种植技术要点和高效种植方法,可以帮助种植户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希望本文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
选址是百香果种植成功的第一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都隆村为例,这里选择了交通便捷、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缓坡地。建园时,注意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为百香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定植时,注意保持土壤的疏松,确保根系伸展良好。定植后,及时浇水,覆盖草帘,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成活。
百香果生长过程中,需定期施肥,保持土壤肥力。都隆村的经验是,从定植苗发新芽2~3叶开始,每10~15天施肥1次,进入开花产果期后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
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选用适当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防治,确保百香果的健康生长。
采收后的百香果,要及时销售,以保证其新鲜度和口感。都隆村的种植户们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了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