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与马铃薯轮作模式,助农增收新途径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种创新的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就是备受瞩目的“大葱与马铃薯轮作模式”,它正成为助力农业增收的新途径。
种植作物 | 轮作周期 | 土壤改良 | 经济效益 |
---|---|---|---|
大葱 | 1年 | 提高土壤有机质 | 亩均增收上千元 |
马铃薯 | 1年 | 增加土壤肥力 | 亩均增收上千元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凌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军兴奋地表示:“俺们的土地以往一年只种一季作物,亩收入仅有几百元。如今,通过‘三膜覆盖早熟马铃薯+大葱’种植模式,我们的一亩地当两亩用,亩净增收上千元,比原来增加了好几倍。”
今年以来,该合作社为提高耕地覆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积极探索“三膜覆盖早熟马铃薯+特色蔬菜”种植模式,改良土壤,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增加收入,求得更大收益。目前,该合作社实施的近百亩大葱长势喜人,有望丰收。
在河南省新野县樊集乡,钢葱与土豆轮茬种植模式同样受到了农民的青睐。樊集乡大胆探索这种模式,并以订单形式发展土豆生产,为农民拓宽了致富路。樊集乡属于典型的人均耕地少的乡镇,为了找一个能与钢葱轮茬种植的好品种,樊集乡结合黄沙土地适宜种菜的特点,精心挑选出了适合的土豆品种。
“这四五千斤,今年能卖三千多块钱,净利润也能落个2千多块钱,心里真是得劲。” 樊集乡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事实上,这种大葱与马铃薯轮作模式并非新鲜事物。早在陕西,就有农业科学工作者研究并推广了这一技术。据陕西省黄陵县植保站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当地群众推广“膜马铃薯大葱轮作”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繁荣西北蔬菜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种植规格方面,马铃薯采用高低垄种植,垄70cm,高25cm,垄60cm,株30cm,留苗000株/6671TI。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
大葱与马铃薯轮作模式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途径,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这一模式将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土地效益翻倍,增收新路径显现丰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推广秋冬土豆、萝卜白菜、生姜大葱、洋葱等轮作模式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这种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不仅盘活了国土资源,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还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