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池塘青鱼养殖,一种以青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方式

青鱼,又称青鲩、乌青、螺蛳青,是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养殖青鱼成为许多水产养殖户的选择。

池塘青鱼养殖,一种以青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方式
池塘准备:打造理想养殖环境

青鱼池塘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的地方,水深保持在1.5米至2.5米之间,面积5亩至10亩为宜。池埂坚实,不漏水渗水,阳光充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

在池塘准备阶段,需要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经过冰冻曝晒数日,加水30厘米。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隔2日至3日经过滤注水后,再用茶籽饼每亩50公斤浸泡一昼夜后泼洒。

鱼种放养:科学规划,合理搭配

鱼种放养前,需用硫酸铜和漂白粉合剂浸浴20分钟至30分钟,或用3%至5%的食盐水消毒15分钟。每亩放养尾重1公斤的二龄青鱼种200尾至250尾,搭配尾重0.3公斤的鲢鱼种100尾、鳙鱼种50尾和尾重0.05公斤的乌鳢鱼种20尾。

饲料投喂:精准管理,高效利用

日投饵率可按3月1.5%、4月2.0%、5月3.0%、6月4.5%、7月5.5%、8月6.5%、9月5.0%、10月3.0%、11月2.0%执行,并视水温、水质、鱼病、鱼的吃食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天投喂3次至4次。

选用粗蛋白质含量为30%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颗径为4毫米,长度为颗径的1.5倍至2倍。可用木、竹板搭建一向池中心延伸3米至4米的投饵台,以驯化方式使青鱼集群上浮抢食,逐渐归结到投饵台用投饵机定点投喂。

鱼病防治:保驾护航,确保健康

鱼病防治是池塘青鱼成鱼养殖成败的关键。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症下药”的鱼病防治原则,定期检查水质,及时处理鱼病。

案例分析:实践出真知
养殖地点 养殖时间 放养密度 亩产青鱼 经济效益
湖北省武汉市 2020年 200尾/亩 1000公斤 每亩增收3000元
江苏省苏州市 2021年 200尾/亩 950公斤 每亩增收2800元
青鱼养殖,开启财富之门

池塘青鱼养殖是一种以青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方式,具有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搭配、精准管理,青鱼养殖将成为您开启财富之门的关键。

池塘青鱼养殖,一种以青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方式
青鱼养殖中的饲料管理与投喂技术

青鱼对饲料的需求较高,饲料的搭配需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少量植物性饲料。投喂量根据水温、水质、鱼病及鱼的吃食情况灵活调整。日投饵率根据不同月份有所变化,一般保持在1.5%至6.5%之间。每天投喂3至4次,以促进青鱼的生长。

水质管理与防病措施

在河南济源市,黄河水产苗种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采用“外养水、内保健”的养殖模式,成功实现了青鱼的高产养殖。他们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饲料投喂和水质,使得青鱼的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青鱼养殖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养殖者需要不断创新,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确保青鱼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