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虹鳟鱼亲鱼培育:探讨虹鳟鱼繁殖亲鱼的选择、饲养与管理

水产亲鱼培育虹鳟鱼水温精液饲料饲养系统标签:. 2.亲鱼培育的水温.

虹鳟鱼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与亲鱼的培育管理好坏密切相关。在虹鳟鱼苗种生产上,各国对采卵亲鱼龄期的确定选择标准各不相同,而亲鱼饲养的雌雄比例也是关键。

虹鳟鱼亲鱼培育:探讨虹鳟鱼繁殖亲鱼的选择、饲养与管理

b.从3月上旬~5月下旬,通过夜间人工光照,将日照时间延长到19h,然后通过塑料布遮盖池面,将日照时缩至8h,持续至采卵。

调节光照时间:虹鳟的性腺发育与光照时间紧密相关,如光照时间过短,则无法促使虹鳟分泌和积累某些激素,从而推迟性成熟年龄和产卵季节;光照时间过长也影响发育。目前,在生产上普遍使用以下三种光照方法处理:

虹鳟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技术是虹鳟养殖业的重要技术环节。本次试验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进行,于年1月,选择800尾3龄虹鳟雌性,雄性比为3:1,分成2组,一组A组,300尾,100尾投喂汉业人工配合。

一、虹鳟鱼的生物学特性

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科。目前已有86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养殖。

1.形态特征:

虹鳟鱼体形呈长纺锤形,吻圆,鳞小而圆,背部和头部苍青色或深灰色,下腹部银白色,体侧、体背和鳍部有分散的小黑点。性成熟的个体体侧中部沿侧线有一条。

因为刚孵出的稚鱼非常娇嫩,上浮稚鱼的培育是虹鳟鱼苗种饲养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成活率最低的阶段。在产卵期前1个月,先将雄鱼和雌鱼分开饲养,到繁殖期临近时,发现雌鱼腹胀和雄鱼有“追星”出现时,才将雌、雄鱼放入产卵池中。

亲鱼的怀卵量多少及其卵径大小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个体大、高龄鱼的卵粒大而且数量多。

DB11/T157的本部分规定了虹鳟鱼亲鱼培育环境条件、放养要求与饲养管理技术。本部分适用于虹鳟鱼亲鱼培育。

适宜的水温和水量:虹鳟性腺发育的适宜水温为10~14℃,水温15℃以上时就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发眼率显著下降。水温4℃以下时,性腺发育停止,产卵期推迟。适宜的水流量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和增加培育池的溶氧,在亲鱼培育过程中,一般在产前加大水流量,有刺激亲鱼性腺发育的作用。

饲料投喂:虹鳟鱼受精卵是在体外发育,并且孵化时间长达30多天,这就要求亲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以供给日后胚胎发育的需要。为此,投喂亲鱼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粗脂肪应低于6%,碳水化合物低于12%,饲料中10种必需氨基酸应保持平衡。同时还应注意:饲料配方中必须添加一定数量的多种维生素。投喂的饲料也可选用新鲜小杂鱼、鱼粉、蚕蛹等动物性饲料和豆饼、麸皮、米糠、菜类等植物性饲料。添加酵母粉和虾蟹粉等有助于提高卵子的质量。亲鱼的投饲量不同于商品鱼,很有讲究。投喂量少,不能满足亲鱼摄食的需要,影响营养物质的储存;投喂过量,不仅浪费饲料,影响水质,而且饱食有碍于亲鱼的成熟和卵质的提高。故对亲鱼的给食应根据不同时期予以适当控制。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按鱼体重的1%计算出每日给饲量的基数,以此基数为准,产卵期日投喂为基数的30%,产卵前1个月和结束后的1个月为基数的50%,其余时间则为基数的70%。对初产鱼则不宜限制投饵量,否则会减少怀卵量。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培育技术.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亲鱼放养:亲鱼的放养密度控制5~10kg/平方米,为了刺激亲鱼的性腺发育,在亲鱼培育过程中可采用雌、雄鱼混养,仅在产卵前一个月进行分养。

虹鳟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成熟率的高低,雌亲鱼怀卵量的多寡,人工繁殖的效果取决于亲鱼的培育。这种孵化方式的优点是水...

y5dwawcpxpnjwu格式:PDF虹鳟鱼养殖技术规范热度:.本标准适用于虹缚亲鱼培育。产前1个月应将雌、雄亲鱼分池饲养。

水温控制:精准调控,确保亲鱼健康
虹鳟鱼亲鱼培育:探讨虹鳟鱼繁殖亲鱼的选择、饲养与管理
光照调节:模拟自然,促进性腺成熟 饲料投喂:科学配比,保障营养需求

亲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胚胎发育。在试验站,采用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粗脂肪低于6%的饲料,并添加多种维生素,确保了亲鱼的营养需求。此外,根据不同时期调整投喂量,保证了亲鱼的成熟和卵质。

亲鱼放养:合理密度,提高繁殖效益 案例分析: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因为虹鳟鱼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未来,应继续探索亲鱼培育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养殖效益,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