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蚜是危害小麦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吸食麦株汁液为生
小麦黄矮病毒病麦蚜在温暖地区可全年发生,危害小麦的蚜虫有很多种,但主要是麦二叉蚜、长管蚜和玉米蚜。这三种蚜虫均以成虫或若虫刺吸叶、茎秆、嫩穗中的汁液,影响小麦的正常发育。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麦田或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玉米蚜冬季以卵在苹果属的果树上越冬,早春繁殖危害麦田或禾本科杂草。
蚜虫种类 | 越冬方式 | 主要危害时期 | 分布位置 |
---|---|---|---|
麦二叉蚜 | 麦田或禾本科杂草 | 小麦苗期至灌浆期 | 叶片背面 |
长管蚜 | 麦田或禾本科杂草 | 小麦苗期至灌浆期 | 叶片正面 |
玉米蚜 | 苹果属果树 | 小麦苗期至灌浆期 | 植株下部及叶鞘中间 |
小麦苗期一般麦二叉蚜发生最多,灌浆后即迁飞到杂草上寄生,因麦二叉蚜怕光,一般分布在叶片背面;长管蚜不怕光,一般分布在叶片正面,抽穗灌浆后往往群集于穗上危害。玉米蚜也怕光,喜潮湿,多集中在植株下部及叶鞘中间,危害茎秆。
麦蚜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也称为小麦蚜、麦蚜虫等。它属于蚜科昆虫,以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为食,会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麦蚜的种群数量一般在气温较高、湿度较低、气候干燥的条件下容易爆发。对麦类作物造成很大的危害。
作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作物产量下降。捕食性瓢虫可有效地防止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只是,长时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防治蚜虫等害虫的同时,也造成捕食性瓢虫等天敌昆虫的数量减少。蚜虫是常见农业害虫之一,其刺吸式口器可以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作物产量下降。
麦蚜是小麦的一种主要害虫,以刺吸式口器吮吸麦株的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小麦受害后结粒减少,千粒重下降,历年麦蚜重发生,不及时防治造成小麦减产。李先生小麦抽穗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应及时进行一喷三防,即在小麦穗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
小麦蚜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第一害虫,它是卵生繁殖生长的一种昆虫。麦蚜虫主要采用针刺的方式吸食小麦茎杆、枝叶以及小麦灌浆期时嫩穗的汁液来...
3.1吸取营养小麦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麦株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危害小麦。3.3传毒小麦蚜虫还能够传播小麦黄矮病,使小麦叶片变黄,植株矮小,影响产...
麦蚜以刺吸式口器吸食麦株汁液,致使叶片呈现黄色斑点或全部枯黄。四、小麦蚜虫!危害麦蚜是四川小麦普遍发生而严重危害的害虫。四川省多数地方主要是麦圆蜘蛛危害,麦蜘蛛主要吸食小麦汁液。
麦蚜是危害小麦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吸食麦株汁液为生。的部分结束了,下面讨论麦蚜:小麦减产隐形杀手。
麦蚜:小麦减产的无形威胁小麦是我国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是,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麦蚜作为一种隐形杀手,正悄无声息地威胁着小麦的产量。这种小小的蚜虫,为何能成为小麦减产的罪魁祸首呢?
麦蚜的习性及危害面对麦蚜的威胁,农民们采取了多种防治策略。
案例一:李先生的小麦种植园
李先生是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小麦种植户。在他的种植园里,麦蚜虫一直是让他头疼的问题。去年,他尝试了一种新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他引入了捕食性瓢虫,这种瓢虫以蚜虫为食,能有效控制蚜虫的数量。结果,他的小麦产量比往年提高了20%。
张师傅所在的农业合作社,采用了一种综合防治方法。他们 在小麦生长初期,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蚜虫的栖息地。此外,他们还定期监测麦田,一旦发现蚜虫,立即采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他们的小麦产量得到了保障。
未来展望麦蚜虫作为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麦蚜虫的生态习性,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同时,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加强田间管理,共同应对麦蚜虫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小麦产量,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