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种水稻,源于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初心”: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这是一句非常朴素的话。正如当年每一个农民劳作一辈子实实在在的愿望。不同的是,农民的愿望,是希望自己有饱饭吃,而袁隆平,作为一个农业遗传学专业的知识分子,他的理想就是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如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被推广到国际,解决了更多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追随袁隆平的脚步,杂交水稻新生力量继续乘风破浪。李建武对于水稻研究的执着和坚持,源自于他...
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代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出承诺,每年派出青年科学家前往非洲相关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科研、...
袁隆平:没有,我国差不多14亿人口,我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要进口一部分。在致辞中,他表明自己正致力于研讨超级杂交水稻,非常乐意协助其他...
时间节点 | 事件 |
---|---|
20世纪60年代 |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个杂交水稻品种 |
1973年 |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 |
1995年 | 袁隆平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
2011年 | 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时刻新闻 —分享—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这也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创新工程。”16日,还在海南三...
为何“老调重弹”,非要种植高杆水稻呢?其实在袁隆平培植高杆水稻的背后还大有文章。袁隆平院士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一个水稻高度与育种变化的趋势。二者之间呈现的是螺旋式上升方式,即由高变矮,再上升到半矮、半高、新高、超高。换句话说,就是水稻的植株高度与其产量密切相关,矮杆水稻...
的英语。” 89岁袁隆平再接受采访,身份是“研究员”!在央视面对面20多分钟的采访中袁老精神状态良好年纪大了耳朵就不灵了今年8月份就满90岁随后,...
为了克服以上三种困难,袁隆平院士与其团队进行了刻苦的钻研与实践,终于找到了解决高杆水稻诸多问题的办法。袁隆平院士在全国推广了杂交水稻...
当听到“三丘田,算出亩产平均数是911.7公斤”,袁隆平哭了。这标志着袁隆平院士团队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达到了1530.76公斤,刷新了世界杂交水稻亩产的历史纪录。对于一位年逾九旬的老者而言,人生恐难再有足让其老泪纵横之事。袁隆平的一生比绝大多数的我们要更加精彩,获得的荣誉可...
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通过连线,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就我国而言,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粮食耕地面积大幅度...
府新闻办指导,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的聚焦中国新兴行业领域奋斗者的系列短视频《闪耀的平凡》今日10:00...
月11日是第30个世界人口日每一天,每一秒有人出生、有人死亡有人欢歌、有人饥饿愿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到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想起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在许多人眼里,某种程度上,袁隆平等同于丰衣足食。.目前,我国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占全世界水稻面...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仍然坚持到办公室“上班”。自从2015年卸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能研讨中心主任职务后,他现在的身份是该中心研讨员,持续...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
杂交水稻的传奇:袁隆平的“天下粮仓”梦
跨越国界,助力粮食安全
中非农业合作,播种希望
盐碱地变良田,创新工程
梦想照进现实,袁隆平的梦想源于他对饥饿的记忆。他坚信,通过科技的力量,可以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高杆水稻,刷新纪录
袁隆平院士的办公室,见证了他的奋斗历程。在这里,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初心”,就是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