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养殖需关注种源选择、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
果子狸,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其养殖已成为不少养殖户关注的热点。只是,要想在果子狸养殖领域取得成功,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果子狸属杂食性动物,人工饲养时,饲料主要以玉米面、麦麸等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搭配动物性饲料,如肉骨粉、鱼粉等。有条件者可提供水果类。根据季节不同,饲料配比也有所调整。例如,繁殖前期动物性料占20%~30%,植物性饲料及其它饲料占70%~80%;繁殖季节,动物性饲料占50%~70%,植物性饲料及其它饲料为30%~50%。秋冬季节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季节 | 饲料配比 |
---|---|
繁殖前期 | 动物性饲料20%~30%,植物性饲料及其它饲料70%~80% |
繁殖季节 | 动物性饲料50%~70%,植物性饲料及其它饲料30%~50% |
秋冬季节 | 植物性饲料为主 |
舍养时,需建造栏舍,栏舍面积为3.0m×2.5m,栏内设小室及运动场。小室用砖砌成,规格为1.5m×1.5m×1.0m,小室内设有产仔箱。运动场要笼网罩上。笼养时,需备铁笼。舍养主要养种狸,笼养主要养商品狸。
只要具备固定场地、资金、技术、人员和设备,有合法的野生动物种源,且饲料来源有保证的,都可向林业部门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以果子狸为例,...
2. 饲料供应在通常情况下,成狸日需饲料130~250g左右。季节不同日需饲料也不同。春季发情交配,食欲减退,日粮为120~150g;夏季母狸妊娠产仔,日粮为150~180g;秋季积蓄营养以备越冬,日粮为200~250g;冬季休闲活动少,日粮100~120g。
3. 繁殖期管理果子狸3年性成熟,每年繁殖1~2胎,为季节性多周期发情动物。母狸每年3~4月发情交配,性周期为8~23天,平均15天。母狸发情时表现食欲减退,极度不安,频频排尿,外阴部红肿,阴道外翻、潮湿,有多量粘液自阴门流出,发情持续5~7天。果子狸性情温顺,易自行达成交配,交配多在夜间进行。
春季将公母狸合栏饲养,发情时可自行交配受孕。母狸受孕后,要往栏舍内放些干草,供母狸絮窝用。果子狸妊期为50~60天,每胎产2~4只,平均3只。果子狸的哺乳期60天左右。仔狸断奶前,适当喂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稀粥类,以刺激食欲和锻炼胃肠。断奶后,仔狸在性成熟前可小群合养。仔狸断奶后3~6个月,体重达3.5~5.0kg。
果子狸好静怕惊,受惊后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大小便失禁,尤其在母狸产仔哺乳期间,一旦受惊扰,就会弃仔不管、拒绝哺乳、咬死或吞食仔狸。因此,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轻易不要捕捉母狸。
4. 避免惊吓
在果子狸养殖过程中,避免惊吓是至关重要的。惊吓会导致果子狸食欲减退,大小便失禁,甚至影响繁殖。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或突然的动作。
果子狸养殖需关注种源选择、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已经说过,下面看看果子狸养殖:种源选育与疫病防控策略。
果子狸养殖:种源选育的关键要素在果子狸的养殖过程中,种源选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要确保种源的健康和纯度,这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生长和繁殖能力。选择种源时,应注重个体生长速度、体型、毛色等特征,以确保后代遗传优势的延续。例如,某养殖场在选育过程中,特别关注了个体体重和繁殖能力的提升,通过连续几年的选育,成功提高了果子狸的繁殖率和成活率。
疫病防控是果子狸养殖中的重中之重。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动物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隔离病狸,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例如,某养殖场在发现疫情后,迅速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等手段,成功控制了疫情,减少了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