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饲养技术需根据其不同生长时段调整
选择合适的鹧鸪品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鹧鸪体型小巧,体长一般在25-30厘米,体重在300克左右。舍建设要考虑通风、保暖和光照条件,确保鹧鸪健康成长。
饲料是鹧鸪生长的关键。精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粗饲料如青草、干草等富含粗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健康。
饲料种类 | 营养成分 |
---|---|
精饲料 | 能量、蛋白质 |
粗饲料 | 粗纤维 |
雏鹧鸪对温度、湿度和光照非常敏感。出生后第一周温度要求为36-37摄氏度,以后每周降1-2摄氏度。光照强度为15-20勒,1周后采用16小时光照,强度5勒。
幼鹧鸪生长速度快,需要充足的营养。2周龄后,适当提高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可增至6次。
鹧鸪常见疾病包括白痢病、球虫病、呼吸道病等。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养、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免疫接种等。
鹧鸪饲养管理技术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掌握关键要点,才能提高养殖效益,实现鹧鸪养殖的成功。
鹧鸪繁殖期的光照管理至关重要,产蛋期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5-16小时,光照强度为10.76勒克斯。产蛋后期可适当增至17小时,以确保产蛋潜力充分发挥。
产蛋期温度控制在7.5-24摄氏度,理想温度为16-17摄氏度,有助于促进种鸪食欲,维持良好的活动性,提高产蛋量和受精率。此外,产蛋期的相对湿度要求也不能忽视,最佳范围为50%-55%。
鹧鸪的疾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雏鸪期主要预防球虫病和慢性呼吸道病;成鸪期主要预防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要重视预防盲肠肝炎。
免疫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鹧鸪的免疫主要采用新城疫免疫,免疫程序包括新城疫II系滴鼻点眼和灭活油苗颈部皮下注射。
鹧鸪养殖产业链的延伸,产品加工与销售也至关重要。鹧鸪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加工成多种产品,如鹧鸪肉丸、鹧鸪罐头等。
销售方面,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鹧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鹧鸪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饲料转化率高,繁殖力强。根据实际数据,鹧鸪养殖的转化率可达1:2.5以上,繁殖率可达120%以上。
养殖鹧鸪,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