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水稻缺素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生长缓慢
作者:渔耕雅士•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2
水稻在生长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充足的营养元素。一旦缺乏这些元素,就会影响到水稻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减产。
症状 | 表现 | 补救措施 |
---|---|---|
缺氮发黄症 | 从老叶开始向下均匀黄化,叶片短、窄、直立,呈现黄绿色。 | 补充氮肥,亩施尿素5-7公斤,配合施用磷钾肥。 |
缺钾赤枯症 | 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 | 施草木灰100-150公斤,或氯化钾4-6公斤,叶面喷施1%氯化钾或硫酸钾溶液。 |
缺锌丛生病 | 叶片中脉区出现褪绿黄白化状,上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 | 排水露田,增氧通气,叶面喷施0.1%-0.2%硫酸锌溶液。 |
缺磷发红症 | 叶片发红,老叶比幼叶严重,叶片变小。 | 施用过磷酸钙30公斤,碳铵25-30公斤,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
水稻生长关键期营养补充案例分析
一、缺氮症状与应对策略
在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李先生种植了多年的水稻。今年,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稻苗从老叶开始逐渐黄化,叶片变得短窄直立,全株落黄,稻苗矮小,分蘖少,早衰,穗小,籽粒不饱满。经过观察和咨询,他得知这是典型的缺氮症状。针对这一问题,李先生采取了补充氮肥的措施,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并配合施用磷钾肥,施后进行中耕,促使黄苗转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稻苗逐渐恢复了生机,产量也得到了保障。
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张师傅的水稻田也出现了问题。移栽后的稻苗虽然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现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出现红褐色小斑点,最终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经过诊断,这是缺钾赤枯症。张师傅立即排水,每亩施用草木灰100-150公斤,或氯化钾4-6公斤,采取条施或穴施,施入土层5-10厘米深。同时,他还进行了叶面喷施1%氯化钾或硫酸钾溶液,并配施氮肥、间隙灌溉,促进旺发,提高吸肥能力。这些措施使得稻苗逐渐恢复了健康。
五、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缺素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不同的缺素症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是关键。未来,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出现,为水稻种植提供有力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