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小麦收购进度缓慢,影响农民收益
尽管多省市已针对超标小麦开展多种措施缓解农民售粮难的问题,但收购入库之前的清筛去杂过程繁重,拖累了收购进度。
7月份,强降雨和高温高湿,对面粉加工及购销企业的生产、物流运输、存储保管均造成影响。据国家粮食局网站,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3897万吨,同比减少351万吨。
日期 | 收购量 | 同比减少 |
---|---|---|
7月20日 | 3897 | 351 |
7月19日 | 3856 | 355 |
7月18日 | 3815 | 359 |
7月份,国内小麦行情弱势运行,个别地区标准品质麦价略有走高;收购进展缓慢,多省下发文件尽力收购超标小麦;上半年小麦进口量显著增加,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三成。预计后期国内小麦主产区行情将延续弱势运行态势。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小麦产量下降、收购进展缓慢,不会对粮食市场造成影响。但是,小麦产量下降直接影响种粮农民收益。河北省小麦平均收...
截至7月31日,包括中储粮、国有粮食企业和社会加工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共收购小麦31.5万吨,仅占小麦商品量的不足50%。记者近期在小麦主产区山东...
截至7月19日,河南省托市收购小麦608万吨,比去年同期少40%,种植大户和粮食经纪人双方都出现“卖粮难”、“收粮难”问题。国际上,美国CBOT小麦7月开始震荡下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013万吨,同比减少520万吨;累计收购油菜籽50.6万吨,同比减少11.8万吨。另外国内方面,入夏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部分区域江河湖库持续高水位运行,特别是长江流域、东南沿海等受灾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也对粮食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本周小麦行情趋稳,局部地区小麦购销基本结束,整体收购进度缓慢,截至7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459.4万吨,同比减少1219.9万吨。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较弱,多以消耗库存为主,但主导的新产小麦收购进度相比往年放缓,而且其他市场主体的收购进度更慢。
据强盛介绍,造成今年新产小麦收购进度缓慢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托市收购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的标准,且要求新产小麦入库时过风过筛,而南方产区很多新产小麦不完善粒超标,这影响了收购量的有效放大。“现在谁还敢抢购,小商贩前期收购农民的麦子能顺利出手就不错了。”
好麦有价无市差麦有市无价 据市场信息,目前不完善粒在6%以内的小麦收购价普遍较高,基本在1.17~1.21元/斤;但市场上流通的且能够收到的小麦,大多数不完善粒在10%~15%,这部分小麦价格基本在1.12~1.15元/斤之间。而...
主导的新产小麦收购进度相比往年放缓,而且其他市场主体的收购进度更慢。由于资金有限和产品销售不好,今年很多制粉企业是边收购边加工,加上不看好后市,很多制粉企业放弃了利用新产小麦大量上市时价格低的机会大量收购并囤积的计划。据记者了解,河北沧州等地一些小制粉企业的麸皮出厂价已跌到0.5
因为南北新小麦上市量的增加,尽管6月下旬以来市场购销较前期有所活跃,但受累于南方麦区部分地区小麦质量偏差,收购进度较往年同期相比仍显得缓慢。
相对于南方麦区收购的不温不火,今年北方麦区由于小麦质量较好,收购相对活跃,河北、山东、河南北部的面粉厂、粮库及贸易商入市收购积极。
尽管当前河北省还未启动收购预案,但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当前河北新小麦收购价格基本在1.20~1.24元/斤之间,估计今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在该省启动的几率已经不大。
据往年情况,收购节奏快慢及收购量多少与市场价格涨幅密切相关。从目前小麦库存、新麦质量及仓容情况来看,预计7月份收购进度仍难以显著提升,收购期限将会相应延长,新麦行情走势温和将持续。
市场行情:弱势运行,收购进展缓慢面对当前小麦收购滞缓的现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速解决问题,保障农民的收益。通过优化收购政策、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有望缓解农民售粮难题,促进小麦市场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