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亚麻黄地老虎,一种危害亚麻的地下害虫

在农业种植中,亚麻黄地老虎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地下害虫。它不仅对亚麻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影响其他作物。本文将深入探讨亚麻黄地老虎的特点、危害及防治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亚麻黄地老虎,一种危害亚麻的地下害虫
亚麻黄地老虎的形态特征
部位 描述
成虫 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呈灰褐至黄褐色。
触角 雌成虫触角丝状;雄成虫双栉为齿状,分枝端部为丝状。
半球形,黄白色,卵壳表面有纵脊纹40余条,横脊纹15条以下,组成网状花纹。
幼虫 体长33~45毫米,宽5~6毫米。体呈圆筒形,黄褐色,有光泽,头部深黄褐色。
体长16~20毫米,褐色,第5~7节的腹、背面均有很密的小刻点。

亚麻黄地老虎以幼虫从地面咬断玉米幼苗的茎部,使整株死亡。主茎硬化后,幼虫还可爬到上部危害生长点。此外,它还可能危害玉米、高粱、甘薯、芝麻、向日葵、烟草、豆类、麻类、谷子、糜子、麦类、瓜类、蔬菜类等多种作物。

亚麻黄地老虎自北向南年发生2~4代,于春秋两季危害,但春季危害重于秋季。该虫一般以老熟幼虫在10厘米左右深的土层中越冬,翌年春季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越冬幼虫即开始活动。白天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危害。成虫亦为昼伏夜出,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趋化性。

1. 预测预报

在春季4~5月采用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测报。每天每台诱蛾达5~10头时,则表示已进入盛发期。由此往后推20~25天即为2~3龄幼虫发生盛期。诱蛾期如连续两天在30头以上,将预示大发生,应提早采取措施。

2. 诱杀防治

采用黑光灯或糖酯液诱杀成虫。糖醋液的调配方法为: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即可。用泡菜水或发酵的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农药,也可制成诱杀液。

根据地老虎幼虫在1~3龄期抗药性差和暴露在地面上的特点,可采用药剂防治。可喷洒40%毒死油每亩90~120克兑水50~60千克、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

利用天敌如蜘蛛、捕食性瓢虫等生物防治亚麻黄地老虎。同时,加强农业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在亚麻种植领域,黄地老虎的出现无疑给农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种害虫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对亚麻幼苗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新疆地区,黄地老虎的为害尤为严重,每年春季,它们便开始活跃,给当地的亚麻种植带来不小的困扰。

亚麻黄地老虎,一种危害亚麻的地下害虫
防治策略:多管齐下,有效应对

针对黄地老虎的为害,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策略:

物理防治利用黄地老虎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案例分析:新疆某地亚麻种植户的防治实践

在新疆某地,有一位名叫张师傅的亚麻种植户,他所在的地区黄地老虎的为害非常严重。为了保护自己的亚麻作物,张师傅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

他在春季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减少了黄地老虎的繁殖。他在田间引入了捕食性昆虫,如蜘蛛和蜻蜓,帮助控制黄地老虎的数量。此外,他还使用了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确保了亚麻作物的生长。

未来展望:持续关注,共谋发展

黄地老虎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持续关注黄地老虎的动态,不断优化防治策略,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培育抗虫品种,也是降低黄地老虎为害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亚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