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航尾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鳝养殖的寄生虫病
在黄鳝养殖行业,航尾吸虫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寄生虫疾病,它对黄鳝的生长和养殖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病症名称 | 病原 | 主要症状 | 影响 |
---|---|---|---|
黄鳝航尾吸虫病 | 鳗鲡航尾吸虫 | 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生长缓慢 | 严重威胁黄鳝养殖产业 |
航尾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观察黄鳝的症状,如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等。
使用2-3%的食盐水或0.7ppm的硫酸铜液浸洗病鳝3-5分钟。
内服“精博肠虫清”和“鱼病康”,连续投喂5天。
使用“黄鳝上草停”等药物泼洒。
为了有效预防航尾吸虫病,养殖户应采取以下措施:
生石灰或“精博强氯精”彻底清塘,消灭病原。
加强对水源和养殖工具的管理,防止病原传播。
严格控制黄鳝的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五、案例分析
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黄鳝的抗病能力。
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例。
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基地的黄鳝养殖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航尾吸虫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
在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生物系的曾伯平看来,黄鳝养殖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黄鳝,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品,其养殖过程中时常会受到寄生虫病的困扰。
1. 锥体虫病:血液中的隐形杀手锥体虫病是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寄生引起的疾病。病鳝会出现贫血症状,全年都可能感染,夏秋两季尤为常见。防治方法包括使用2~3%食盐水或0.7ppm的硫酸铜液浸洗病鳝3~5分钟,既可治疗也可预防。
黑点病是由复口吸虫后囊蚴寄生在鱼体皮下组织引起的。病鳝初期尾部出现浅黑色小圆点,手摸有异样感。防治时,可采取类似锥体虫病的治疗方法。
航尾吸虫病是一种鳗鲡航尾吸虫寄生在黄鳝胃中所引起的疾病。病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生长缓慢。内服“精博肠虫清”+“鱼病康”,连续投喂5天,并辅以“黄鳝上草停”等泼洒,可有效控制病情。
4. 黄鳝养殖中的综合防治黄鳝的抗病能力相对较强,但在管理不善或环境因素严重不良的情况下,仍可能影响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因此,防治寄生虫和细菌性疾病至关重要。例如,使用生石灰或“精博强氯精”彻底清塘,消灭病原。
因为钓捕、宠捕、电捕等活动的过度,黄鳝的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黄鳝人工养殖生产力,降低疾病危害损失,养殖户需要高度重视病害的有效预防和救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