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威胁甜瓜产量
甜瓜枯萎病,又称死秧、死藤、萎蔫病,是甜瓜生产中常见的土传真菌病害。该病害在甜瓜生长过程中,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严重时发病株可达到30%以上,对甜瓜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甜瓜枯萎病会导致甜瓜植株叶片从基部向顶端逐渐枯萎,茎蔓基部缢缩,表皮粗糙,常有纵裂。潮湿时根茎部呈水渍状腐烂,表面经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菌。病株根呈褐色,易拔起,皮层和木质部分易剥离,维管束呈褐色。发病高峰在植株开花到坐果期。
土壤中残存的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和菌棱,当土壤温度在8—35℃之间都能萌发而生长,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4—28℃。
土壤呈偏酸性,不利于甜瓜根系生长,有利于病菌活动。
秧苗老化、连作、有机肥不腐熟、土壤干燥过多或质地粘重的酸性土。
天气时雨时晴,或久旱后下雨,或灌水量过大,灌水次数过多,田间有积水或高温的土壤环境。
为了有效防治甜瓜枯萎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 | 具体方法 |
---|---|
选择良种 | 选择红肉网纹甜瓜、白雪公主、随州白瓜等抗病品种和伊利沙白、红甘露、新蜜杂7号、巴、黄旦子、绿珍珠等早熟品种。 |
土壤调剂 |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积肥料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或在土壤中添加0.5%的s-H添加剂。 |
种子消毒 | 浸种可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的液浸种30分钟,取出后冲洗干净后再催芽播种。 |
药物防治 | 采用营养钵培育苗木,移植时使用双多悬浮剂和神奇不朽300~350倍液灌穴,每穴0.5公斤,每亩用药一公斤。 |
与非瓜类作物进行5年以上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
在农闲时选用氰氨化钙或威百亩土壤消毒处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集中销毁。
甜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威胁甜瓜产量。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甜瓜枯萎病防治新策略,保障产量无忧。
土壤消毒: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在甜瓜枯萎病的防治过程中,土壤消毒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采用土壤消毒剂,如氰氨化钙或威百亩,进行土壤处理。例如,浙江某农户在发现甜瓜枯萎病后,立即进行了土壤消毒,有效遏制了病情的进一步扩散。
为了降低甜瓜枯萎病的发生,轮作是关键措施。选择抗病或耐病品种,如红肉网纹甜瓜、白雪公主等,与非瓜类作物进行5年以上轮作,可以有效降低病害风险。以湖北某农户为例,其通过轮作和选择抗病品种,成功降低了甜瓜枯萎病的发生率。
种子处理:防止病菌侵染种子消毒是防止病菌侵染的重要环节。使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30~40分钟,可以有效防止病菌从种子带入土壤。例如,山东某农户采用种子消毒方法,有效避免了甜瓜枯萎病的发生。
药物防治:控制病害蔓延 综合防治,保障甜瓜产量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针对甜瓜枯萎病,我们可以采取土壤消毒、轮作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药物防治等多种措施,实现综合防治。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甜瓜枯萎病的发生率,保障甜瓜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