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脱水是常见问题,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处理仔猪拉稀脱水问题时,还需要注意猪只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猪只补液盐溶液,以迅速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
在给仔猪供水前,还需对水的质量、温度、流速进行检测。
既然新环境、同伴及转群应激会导致仔猪断奶后饮水不足,那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转群前,可用注射器给仔猪饲喂电解质水,来帮助其渡过这一难关。
仔猪应激的一个表现是腹泻。严重腹泻会破坏仔猪体内电解质、水的平衡,进一步危害小肠绒毛,最终降低仔猪的消化吸收功能。
疾病、应激也可能导致脱水。养猪生产中转群、疾病、疫苗接种这些环节也可导致猪脱水。
方法 | 效果 |
---|---|
口服补液盐 | 及时补充失去的体液、电解质,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循环,维持恒定的电解质、酸碱平衡,从而到达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的目的。 |
电解质及凝胶饲料 | 改善仔猪断奶后数周的生长性能。这些产品含钠、氯、镁、维生素及酸化剂,这些营养可保持仔猪肠道健康,保证其断奶后正常的进食和饮水。 |
三.提供足够的水
在仔猪出现应激腹泻时,电解质水或凝胶饲料治疗效果良好。因为其中提供的营养物质,可快速帮助仔猪调整体内的不平衡,改善生长性能。在任何情况下,保证足够的饮水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其它情况时的预防措施
导致仔猪脱水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传染病造成仔猪消化不良等。这也可以保证水分活性,提高水质,使脱水仔猪尽快恢复正常,并能起到预防作用。
因为仔猪的各项生理机能都还没有完善,食物也无法及时消化,消化酶的分泌也不全面。
电解质及凝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及其适口性在仔猪断奶后数日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在一个试验中较了不同饮水对仔猪断奶后生长性能的影响。处理组采用电解质水,测定其饮水量为3.748L/24h;对照组采用普通水,测定其饮水量为836mL/24h。同样,凝胶饲料也提高了仔猪断奶后4-7天的采食量。
仔脱水现象在场内较为常见,一般这样的仔猪,多是由于腹泻时间长而导致的。仔猪脱水治疗方法为及时、有效地进行腹腔内补液。
除了保证饮水器数量足够外,还需保证水流速度足够。一般情况下,保育猪、生长猪饮水器每分钟的流量应保持为1品脱,肥育猪应保持每分钟1夸脱的流量。
因此,养猪户在仔猪断奶后第5-7天提供电解质水非常必要,在断奶前5-7天及断奶后5天提供凝胶饲料。只有在断奶前期做好饮水量保证,才能更好地促进后期的生长。
脱水是仔猪断奶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大量的数据表明,仅51%的断奶仔猪能在断奶后25小时内饮水。仔猪身体70%由水组成,水对其是相当重要的营养。因此,饲养员需要想尽办法保证断奶仔猪及时饮水和进食。另外,断奶后前几天仔猪的进食量与饮水量呈正相关。事实证明断奶后越早进食、饮水的仔猪,断奶后40天及后期的生长性能越好。
理论上认为,断奶仔猪每消费1磅饲料需饮水0.3加仑,或者认为仔猪断奶期平均每天的饮水量为0.7加仑。为保证仔猪喝到足够的水,至少每10头仔猪需提供一个饮水器。
当仔猪脱水是常见问题,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被彻底剖析后,轮到仔猪脱水,电解质补充关键登场了。
仔猪脱水问题:从源头防治的关键策略在养猪业中,仔猪脱水是一个常见的挑战,特别是在断奶期。这个时期,仔猪从母体的保护转入了独立生活的环境,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容易出现脱水现象。那么,我们如何从源头防治仔猪脱水,保障其健康成长呢?
仔猪断奶期饮水不足:环境与应激的双重影响仔猪脱水问题的防治,需要我们从细节做起,关注仔猪的饮水、饮食、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只有做到全面预防,才能确保仔猪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