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番石榴紫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果实

番石榴,这颗热带水果的明珠,在给人们带来美味与营养的同时,也不免会受到一些病害的侵扰。其中,番石榴紫腐病便是让种植者头疼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本文将深入探讨这种病害的症状、原因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

番石榴紫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果实
症状描述

番石榴紫腐病主要侵害果实,导致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的淡褐色病斑。因为时间的推移,这些病斑会沿着树干上下蔓延,形成明显的裂痕,犹如溃疡病的“火山口”。在严重的情况下,树干会褐变、裂开,甚至导致植株枯死。果实则会发黑腐烂,失去食用价值。

病原体介绍

番石榴紫腐病的病原体为Hendersonula psidii. R. Liu et P. K. chi,也称为番石榴壳变孢,属于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生在暗褐色垫状子座内,乳突状孔口突破番石榴表皮。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初单胞无色,成熟后变为褐色,大小在17~22×4.5~6.4之间。

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通过分生孢子传播,借助风雨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高温多雨的季节是番石榴紫腐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在泰国种番石榴上,发病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选育抗病品种 选择抗茎溃疡病的品种进行种植。
加强管理 注意施用钾肥,提高抗病力。
清园处理 采果后尽快清园,集中深埋或烧毁病果、病枯枝和落叶。
药剂防治 发病前喷洒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类·硫磺悬浮剂7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番石榴紫腐病的发生,保障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只是,防治病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种植者长期关注、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当番石榴紫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果实,影响产量和品质。被彻底剖析后,轮到番石榴紫腐病防治新策略登场了。

番石榴紫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果实
一、紫腐病的症状与病原 二、防治策略与案例分享

针对紫腐病的防治,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选育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抗茎溃疡病的品种,从根本上降低病害的发生。

加强管理:注意施用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清园处理:采果后尽快清园,冬季彻底清除病果、病枯枝和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翌年病菌来源。

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洒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类·硫磺悬浮剂7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某番石榴种植户,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30亩。2020年,该种植户的番石榴园遭受了严重的紫腐病侵袭。通过实施上述防治策略,该种植户在2020年底成功控制了病情,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选用了抗病品种,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

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施用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冬季清园,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

发病期间,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三、未来展望

因为农业科技的发展,针对番石榴紫腐病的防治方法将更加多样化。未来,有望通过生物防治、基因编辑等技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保障番石榴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