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休眠期长短与品种、环境、储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休眠期的长短与马铃薯品种、环境因素有关.生理休眠期有两种状况:一是自然休眠期(此时即使马铃薯处于能够发芽的条件下,由于生理原因而不能萌...
选择休眠期长的马铃薯品种,能延长贮藏期,保持品质。休眠期的长短与许多因素有关。早熟种,或在寒冷地区栽培,或秋作的马铃薯休眠期长,利于贮藏。 栽培中要注意生长后期不能灌水过多,并注意增施肥料,以提高薯块的耐贮性和抗病性。我国北方春种的马铃薯,多在7月份雨季来临前收获;夏秋播种的多在...
马铃薯块茎内的激素也是决定土豆休眠状态的关键,其主要有两类激素,一个是赤霉素,另一个脱落酸。当赤霉素类物质的含量高于脱落酸类物质时,土豆就可以萌发生长,反之土豆则需继续维持休眠状态。
打破土豆休眠的方法
升温遮光:保持温度18~25℃直至发芽; 二是采取变温处理,既先将种薯在4℃ 贮藏2周或2周以上,再在18~25℃温度下贮藏直至发芽。
赤霉素处理:一是采用赤霉素10mg/l,浸种20~30分钟或用喷雾器均匀喷湿种薯,晾干后保持。
熏蒸处理:采用混合的化学药剂兰地特熏蒸打破休眠,配方为:7份乙烯氯乙醇+3份1,2-二氯乙烷+1份四氯化碳。放药量为每立方米熏蒸空间放20毫升,每天放1/3,共熏蒸3天。
因素 | 影响 |
---|---|
品种 | 不同品种的土豆休眠期长短不同 |
环境 |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土豆休眠期长短 |
储存条件 | 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会影响土豆休眠期长短 |
成熟度 | 幼嫩块茎比老熟的休眠期长 |
一般土豆在收获后会有1-3个月左右的自然休眠期,这一时期通常对马铃薯块茎储藏保鲜有利,但对马铃薯的即时生产不利。因此很多人都想着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来打破土豆的休眠,以做到及早上市。那么土豆休眠期的长短和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打破土豆休眠?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具体操作方法为将催芽室的温度提高到18-25℃之间,然后将整个催芽室遮光,大约15-20天便可以发芽。
不同的土豆品种,其休眠期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休眠期短的土豆一般只需休眠45天左右即可,而长的则要休眠长达90天左右。
温度处理 主要适用于早熟品种或即将通过休眠的品种.有两种方法:一是将种薯贮藏在黑暗条件下,保持温度18~25℃直至发芽;二是采取变温处理,既先将种薯在4℃ 贮藏2周或2周以上,再在18~25℃温度下贮藏直至发芽.
总的来说,影响土豆休眠期长短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大家不可盲目破眠, 应了解清楚土豆品种本身的休眠期长短,以及块茎收获期是提前、适期还是...
用0.5-2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浸马铃薯切块10-15分钟,或5-15毫克/升浸泡整薯30分钟,可打破马铃薯块茎休眠,促进种薯发芽。
4、块茎内的激素
休眠期的长短不仅与上述的栽培条件、贮藏条件有关,而且与品种也有密切关系,一般品种休眠期1~3个月,如充分成熟的比未充分成熟的休眠期短;春播的比夏播的休眠期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休眠期....3马铃薯块茎休眠与发芽的生理调控生理休眠时间的长短及强度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低温和潮湿可以延长休眠期,而高温和干燥可以缩短休眠期[9...
科普马铃薯贮藏期的理活动特性马铃薯收获后仍然是个鲜活的有机体,它既是贮藏器官,是繁殖器官,仍存在旺盛的理化活动,贮藏是个降低或延缓其理活动的过程。1、呼吸作呼吸作是马铃薯收获后具有命活动的重要标志,既可以维持马铃薯
休眠期是影响马铃薯贮藏和新鲜度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贮藏早期 收获后的20~35天,称为薯块成熟期。 刚收获的薯块由于表皮尚未完全木栓化,薯块内的水分迅速向外蒸发,再加上呼吸作用旺盛和水分蒸发显著增多,使薯块重量显著减少,加以温度较高,很容易积聚水汽而引发薯块腐烂
2、温度
新收获的马铃薯,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叫做 休眠 ;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的特性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休眠期土豆块茎收...
另外,品种不同休眠期长短也不同,一般早熟品种休眠期比晚熟品种较长。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低温条件,并加强贮藏场所的通风,维持周围环境...
1、品种
土豆适宜的贮藏温度是1-3℃,这一温度环境条件下,多数品种可保持长期不发芽,维持正常休眠。而高温则可以显著缩短土豆块茎的休眠期。
一般在0℃左右时,酶活性极低,呼吸很弱,为了抑制马铃薯采后呼吸作用,常需要低温贮藏,但并非温度越低越好。应根据马铃薯品种对低温的忍耐性特点,在不破坏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较低的贮藏温度,使呼吸速率降到最低水平。通常温度降到2~4℃为宜。另外,贮藏期温度波动会刺激马铃薯水解酶活性
土豆休眠期长短与品种、环境、储存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土豆休眠期调控:应用与未来趋势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马铃薯休眠期的奥秘与调控策略
马铃薯的休眠期,如同其生命中的冬眠,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生理现象。它不仅关乎品种特性,还与生长环境息息相关。以下,我们就来深入探讨马铃薯休眠期的调控之道。
熏蒸处理是另一种打破马铃薯休眠的方法。使用混合的化学药剂,如乙烯氯乙醇、1,2-二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可以有效地打破休眠,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马铃薯休眠期的调控,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特性、环境因素和化学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打破马铃薯的休眠,实现早上市、高品质的目标。这不仅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