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黑豚养殖助力瑶山村民脱贫,探索瑶山致富新路径

“毛主席说一切权力归农会,我们的黑豚养殖‘一切权力归农民’,合作社模式、农民做主体、全员参与,出纳、会计都他们自己选,大伙很支持很乐意……”何勇说。

黑豚养殖助力瑶山村民脱贫,探索瑶山致富新路径

赵王保走进每户人家,问他们是否入股养莽山黑豚。24户人家有21户参加了。

红4000元,并分黑豚肉5斤。一年时间,入股村民就将投入的本金全部收回。公司在莽山黑豚馆设立了农户产品展示区,都是村民自家生产的土特产。在茶叶展示区一栏,茶叶包装袋上写了茶叶品种、农户姓名及联系方式,以便于游客品鉴到好茶后直接联系农户购买。“莽山手工茶口感好,每次来到这里都会带点回去。”

何勇:从律师到黑豚养殖专家

邓龙贵所说的“何教授”,名叫何勇,曾是大学老师,后辞职下海,先后在郴州、广州办律师事务所、当律师。2009年,他舍弃年入百万的律师工作,在众人的不解、质疑声中,住进莽山钓鱼坑山中小屋。他并不懂养殖,开始在山中养竹鼠、石蛙,他用笨办法,白天黑夜不停地观察、思考,最后不仅能很好的养殖了,还掌握专家所不知道的技术,但不符合全民生活饮食习惯,前景不理想,他砍掉了。后来他想到养野猪,他不断试验,最后选定国家保护品种——湘西黑猪,利用湘西黑猪与当地野猪杂交,成功繁殖出新品种,古代上等的、用于祭祀的猪肉叫豚,他将新品种取名莽山黑豚。因在没有任何污染的大山中放牧,吃发酵的玉米、黄豆、米糠,喝山上的矿泉水,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因而肉质鲜美,皮脆肉香、肥肉不腻,口味独特,出场整头每斤50元,终端零售价平均每斤100元以上。

黑豚养殖:瑶山村民的致富之路

纯生态放养的黑豚,不仅让瑶寨里开起了农家乐,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民加入的乡村养殖合作社还有定期分红,不少瑶民们都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2009年,在外工作十多年的郴州人何勇回到家乡,看中瑶寨的自然环境,开始长驻莽山,探索野猪养殖。

2015年5月郴州市莽山土里巴吉农庄有限公司以古法放牧的“莽山黑豚”入驻,成立了土里巴吉跳石子生态农业公司,与25户瑶民成立合作社,双方各占...

2000年前,这里不通公路,瑶民住土墙屋,他们到莽山街上挑化肥,来去得三个小时。谁家建房子,到四公里远钟家去挑瓦,往往全村男女老少出动,两天才能挑完。1998年,政府支持部分资金,村民痛下决心,用锄头挖、肩膀挑,历经三轮春夏秋冬,修通一条4公里蜿蜒上爬的毛路。挑化肥、挑瓦的时代,终于终结。但遇大雨,每年还是要清理十回八回。2008年始,瑶民们想方设法,找政府支持,自己集资、捐资,分四次,把进村毛路水泥硬化。

人民网人民电视——莽山黑豚助瑶胞脱贫是在优酷播出的纪录片高清视频,于2016-12-05 13:47:30上线。视频内容简介:湖南莽山林下放牧,一个好项目。

“我们做的是品牌,传播的是一种天然优质食材,不是美食。现在农民缺少有知识有志向的领头人,我希望他们自主参与,增知识、转观念,实现致富。”何勇说。一座座山上,奔跑着一头头健壮的莽山黑豚,像一只只金猪,正架通着贫困瑶寨的致富之桥。

数据与案例
年份 黑豚养殖数量 村民分红金额 基础设施改善情况
2015 2000头 4000元/户 水泥硬化进村毛路
2016 3000头 5000元/户 新建农家乐
2017 5000头 6000元/户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听说了社会反响和市场行情很好的黑豚,2014年冬,赵王保来到莽山钓鱼坑,看到山上奔跑的莽山黑豚,他很振奋,对何勇说:“我们跳石子有大山,把莽山黑豚放到那里去养,我们自然村跟你合作。”何勇本来也想再办基地、扩大规模,听他这么说,很想去看看环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周彬辉除了负责黑豚养殖及销售,带领村民致富,另一边还忙着拓宽村里公路,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吸纳更多游客来到跳石子。

赵王保说,要搞,就搞正规的,对得起国家政策,3月里,他开始为手续的事奔波。5月,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在家的全村人,都去修路,建仿生态猪舍,建料房。他们主动提出不要工钱,把合作社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这让何勇大为吃惊和感动,逢人就说,我的这帮农民兄弟很不错。

湘西黑猪与当地野猪杂交后的品种“莽山黑豚”,在大山中放牧,吃发酵的玉米、黄豆、米糠,喝山上的矿泉水,肉质鲜美、皮脆肉香,终端零售价平均每斤100元以上,供不应求。 62岁的瑶胞、贫困户邓龙贵与老伴儿十分激动:“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分红利,多亏了莽山黑豚,让我们尝到了‘分红’的滋味,脱贫没

2015年6月,赵王保、邓龙贵,周云刚、周彬辉,一群瑶家汉子抱着莽山黑豚,小心地把它们放入新家。第二天,又有两批莽山黑豚运抵跳石子金鸡冲。

“公司的法人代表由农民担任,财务也由农民管理,像他这样的公司全国少见,所以农民很支持。村民提供山地、每户只需投入几千元股金,成本低风险小前景好,预计明年7月效益可观!”莽山瑶族乡政协联工委主任黄婵说。

瑶寨黑豚养殖基地,周围绿树环抱、竹木成荫、溪水潺潺,野猪被放养在周围的山中,围拦采用竹木制成,猪窝也是完全仿制野猪在野外的猪洞,非常的原...

第三天,莽山黑豚迈着谨慎的步子,慢慢走向大山,进入莽莽大山中觅食。

黑豚养殖助力瑶山村民脱贫,探索瑶山致富新路径

偶然的结缘

何勇来到跳石子,前后看了五六回,还到部分家庭走访,地理位置上看中了金鸡冲,群众基础上感受到他们强烈的致富愿望,何勇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我来帮你们,相信我们能双赢。

2016年12月28日,跳石子瑶寨热闹非凡,19户村民喜笑颜开,一一走上前台领取合作社“红利”——每户分红4000元,并分黑豚肉5斤。

、嗵、嗵……”3月1日早晨8点,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西岭村跳石子自然村,58岁的邓龙贵左手拿着竹筒、右手拿着木棍敲打起来,突然,不知从哪钻出来的一群黑猪、还有乌鸡,从四面八方林中伴着叫声欢快地围了过来,邓龙贵又开始一天的工作,喂这些放养的“小宝贝”,还有配饲料、搞卫生等。

扶贫新模式

路通了,瑶民的生活条件大改善,竹子、茶叶收购价格也高了,却因为没有好的产业,大伙还是没有真正富起来。大部分家庭依然是靠种茶叶、卖竹子、外出打工挣点小钱过日子。2013年,赵王保和他的亲戚赵光富、盘付,合伙买下6头小野猪,他们想,野猪能多卖钱。最后成活三头猪,却不能繁殖,成本还亏掉近两万。但他们追求致富的脚步,一直没停下。

小莽山黑豚到新家时,何勇闻到猪粪便有点异味,他马上调整发酵料的配方,配上中草药,解决了这个问题。

猪病防治方面,大山里空气好,放牧密度小,水好,适当用本草提前预防,技术基本成熟;销售方面,已有珠三角的好几家公司,在洽谈定购跳石子的莽山黑豚。跳石子有三千亩大山,按3亩放牧2头黑豚计算,满载量达2000头,致富前景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