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如黑鳃病、烂肢病等
作者:渔歌牧韵•更新时间:14小时前•阅读2
有机大闸蟹作为我国水产品市场上的佼佼者,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如黑鳃病、烂肢病等,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 | 防治方法 |
---|---|
鳃部变黑,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
改善水质,及时更换新水 定期清除食场残渣 使用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 |
症状 | 防治方法 |
---|---|
肢体腐烂,行动不便 |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使用高稳维C拌服,促进健康生长 定期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剂 |
纤毛虫病
预防措施:经常向池中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治疗方法:使用甲壳净全池泼洒,连续几次可有效杀灭纤毛虫。
水肿病
定期检查水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科学投喂饲料,避免残饵过多
加强日常管理,提高蟹体免疫力
在夏末初秋的高温季节,肠炎病是困扰有机大闸蟹养殖的一大难题。以某养殖基地为例,该地通过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成功降低了肠炎病的发病率。根据饲料投喂情况,决定是否拌服高稳维C,以促进大闸蟹的健康成长。具体用量为150g/亩/m至200g/亩/m,每日一次,连用两次。此外,采用全池抛撒粒粒菌净进行防控,用量为150g/亩/m至200g/亩/m,隔日一次,连用两次。
聚缩虫病是由于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导致聚缩虫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某养殖户通过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水和换池水来保持水质清新,成功控制了聚缩虫病的蔓延。具体操作为:保持池水清洁,避免水质恶化,定期更换新水,降低聚缩虫病的发病率。
水肿病主要发生在有机大闸蟹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时。某养殖户在发现病蟹后,立即采取措施。减少对河蟹的惊扰,避免其在蜕壳时受伤。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以防止病菌的进一步传播。此外,保持池底有5至10厘米的淤泥,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勤加注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案例和操作方法可能因地区和具体环境而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