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产量稳定,但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黑鱼养殖,作为淡水养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在产量稳定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实现了显著提升。
项目 | 黑鱼苗种产量 | 产值 |
---|---|---|
苗种 | 7500 | 135000 |
成鱼 | 4500 | 72000 |
草鱼养殖在南方淡水鱼类中,已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市场趋于稳定。因此,节省草鱼饲养成本,提高品质,成为提高收益的关键。
据预测,今年黑鱼产量与去年持平,面积略有下降,但效益却有所提升。2007年总产量近万吨,产值达1.3亿元以上,但并未显著增加农民收入;而今年产值预计增加两三千万元,达到1.6亿元左右,其中增加农民收入将达三千多万元,合作社社员户均净收入将达到8-10万元。
黑鱼,作为淡水名贵鱼类,被称为“鱼中珍品”。从营养学角度分析,黑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高级保健食品。
黑鱼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一般黑鱼苗种产量在7500kg/亩左右,产值在135000元左右;成鱼产量在4500kg/亩左右,产值在72000元左右。 黑鱼养殖经济效益不是一成不变的,黑鱼苗种培育效益一般在50000元/亩左右,黑鱼成鱼养殖效益一般在15000元/亩左右。
2006年以前,禹越镇的黑鱼养殖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4年养殖户 到社员60户,养殖面积1113亩;2005年养殖户社员 到80户,养殖面积2260亩,增加净收入近1000万元;2006年,养殖面积扩大到3850亩,增加净收入2000多万元。
黑鱼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合理规划养殖区域,根据黑鱼的生长习性和水质要求,选择适宜的养殖区域,确保养殖环境稳定。本文将围绕人工养殖黑鱼的话题,从养殖技术、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展开探讨。
禹越镇的黑鱼养殖近几年犹如燕子,在市场经济中忽高忽低,玩起了“单臂大回环”。前年黑鱼养殖达到高峰,去年跌入谷底,今年又开始上翻。经营大户高根其表示:“今年行情是不错的。去年不好,很多养殖户都亏了。”
2007年,黑鱼养殖陷入疯狂。徐越黑鱼专业合作社养殖面积从2006年的3000多亩迅速扩大到4000多亩,合作社社员也迅速从2006年的113户增加到400户以上。只是,饲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黑鱼价格却跌至六元/斤左右的低价,养殖户们陷入了市场经济的谜团。
经过认真分析与徐越黑鱼专业合作社今年的应对思路很明确: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放养量同比减少25%以上,利用市场供应量的减少和加大市场需求的提升,使价格得到适当回升。由于今年合作社社员养殖户数减少到300多户,面积也比去年有所下降,饲料价格也从去年的五六百元/吨降到了二三百元/吨,总体今年黑鱼效益回暖已呈明朗态势。
综上所述,黑鱼每667平方米的养殖成本在30000~60000元,每667平方米产量为2500~5000千克,养殖利润根据不同的养殖密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在5000~10000元。提高黑鱼养殖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合理选择养殖品种、优化饲料配方、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养殖密度等。
黑鱼养殖:丰收的喜悦与市场机遇
市场稳定,效益提升
黑鱼的经济价值与营养优势
黑鱼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黑鱼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的效益均较高,但市场价格不稳定,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养殖户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风险。
徐越黑鱼专业合作社:市场波动中的应对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