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西葫芦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叶片、茎蔓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1、选用抗病品种
品种 特点
优美 高抗病,品质优
绿冠 中抗病,早熟
索菲亚 高抗病,抗逆性强
2、西葫芦白粉病症状及特点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白粉状霉斑,病斑可连接成片,受害部分叶片逐渐发黄,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黄褐色小粒点。发病初期,叶面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白粉层,以后蔓延至叶背、叶柄、茎蔓以及嫩果。后期白粉层变灰白色,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成黑色。

西葫芦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叶片、茎蔓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因此,只有根除烟粉虱,防止其传播蔓延,才能控制银叶病的为害;而西葫芦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叶片正面多,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

西葫芦银叶病的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叶脉附近产生雪花状的白,严重时整个叶片变白,出现明脉症状,没有霉层。

西葫芦白粉病系真菌性病害。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主要侵染叶片、叶柄、茎蔓也可受害,果实受害少。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1000倍液,或40%多硫肥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再喷1次。

西葫芦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由单丝壳白粉菌和瓜类单丝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西葫芦上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然后为茎、叶柄,果实很少受害。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

先讲了西葫芦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叶片、茎蔓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接着来看西葫芦白粉病防治策略与案例解析。

一、品种选择与早期症状识别

在种植西葫芦时,挑选抗病品种至关重要。如‘优美’、‘绿冠’、‘索菲亚’等品种,它们对白粉病的抵抗力较强。一旦叶片出现发病初期症状,如白色粉状小圆斑,需及时采取措施。

西葫芦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叶片、茎蔓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当温度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植株长势弱、密度大时,白粉病容易发生。因此,控制传播途径和降低湿度是防治的关键。

三、防治策略与案例分享

1.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

位于我国某地区的西葫芦种植户,在2019年秋季遭遇了严重的白粉病。通过采用上述防治措施,经过连续三次的药剂喷洒,最终成功控制了病情,减少了损失。

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出有效的防治策略,为西葫芦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未来,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