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华鲟,年入百万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养殖产业成为了许多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其中,养殖中华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为您揭秘养殖中华鲟的致富之道,带您了解这一年入百万的农业新途径。
养殖中华鲟,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了解,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淡水鱼类,被誉为“水中熊猫”。近年来,因为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华鲟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以石长久为例,他通过养殖中华鲟,每年收入达150万元。其中,出售小鱼苗和食用鲟鱼是主要收入来源。小鱼苗每尾售价0.6元,食用鲟鱼每斤售价18-20元。由此可见,养殖中华鲟的收益可观。
潘艳耐表示,养殖中华鲟的利润空间很大。一年卖成品鱼5万公斤,刨除鱼苗、饲料和人工等成本,一年可以赚100万元,两年就能把基地的投入全部回收。
养殖中华鲟不仅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还有助于乡村振兴。以魏阳锋为例,他依托当地山清水秀的地理条件,引进珍贵鱼种中华鲟发展养殖业,于今年3月在孔田镇成立了惠银鲟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已发展有22个养殖池,共养殖6万尾中华鲟,实现年产量约15万斤,预计年增收突破100万元。同时,该基地带动了13户贫困户参与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姓名 | 养殖规模 | 年收益 | 案例来源 | 时间节点 |
---|---|---|---|---|
石长久 | 10万斤 | 150万元 | 溪口镇中华鲟养殖场 | 近3年 |
潘艳耐 | 5万公斤 | 100万元 | 溪口镇鲟鱼基地 | 2017年至今 |
魏阳锋 | 6万尾 | 约100万元 | 惠银鲟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2019年至今 |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养殖中华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技术和市场,农民朋友们完全可以通过养殖中华鲟实现年入百万的梦想。
回顾完养殖中华鲟,年入百万,揭秘致富新途径。的内容,下一步是中华鲟养殖,百万年入,致富新案例。
石长久,一个来自东北的硬汉,在北京和河北承包水面养鱼多年,收入颇丰。只是,2012年的一次偶然机遇,让他与中华鲟养殖结缘,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致富之路。
小试牛刀,初尝甜头近年来,潘艳耐在经营土猪养殖场的同时,一直在寻找适宜在家乡创业致富的新门路。2017年,她的鲟鱼基地建成,购进了7万多尾中华鲟鱼苗。她依托当地山清水秀的地理条件,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不仅保证了中华鲟的生长需求,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向必彦,一位东北男人,因中华鲟养殖与溪口结缘。他在恩施市沙地乡开展中华鲟养殖,获得成功。他说:“这里的环境好,空气好,我在这里生活两年多了,至今都没有咳嗽。我喜欢这里,想在事业稳定些,把妻儿都接过来长久定居。”
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在宣州区溪口镇帅里村,一家中华鲟养殖场吸引了众多关注。这里的主人石长久,40岁的他,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一位养殖鲟鱼专家。他说:“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鲟养殖,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