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滩涂围网暂养:一种利用滩涂围网技术暂养文蛤的养殖方式
滩涂围网暂养作为一种创新的文蛤养殖方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不仅提高了文蛤的养殖效率,还为滩涂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滩涂围网暂养技术,让您了解这一新兴养殖方式的奥秘。
节省养殖成本:与传统的池塘养殖相比,滩涂围网暂养不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从而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养殖效率:围网暂养可以有效地防止文蛤的逃逸,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滩涂围网暂养有利于滩涂资源的保护与恢复,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
步骤 | 内容 |
---|---|
养殖滩涂整理 | 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滩面平坦、底质稳定、含砂量大于60%的滩涂作为文蛤养成滩涂。 |
围网设置 | 于养殖滩涂潮位低一侧设置围网,围网高1~1.2米,网目2.5~3.5厘米,长10~20米为一条。 |
投苗管理 | 将大、中、小苗分别投放,方便管理和采收。苗种投放一般依照当地滩涂自然情况、养殖单位资金情况和管理水平决定。 |
日常看护 | 防偷、防逃、修补网片、防网片“吊脚”、倒伏;清除网片、竹梢上的藤壶和滩面上的田螺等敌害。 |
近年来,我国多个沿海地区成功开展了滩涂围网暂养文蛤的实践。
某沿海养殖户采用滩涂围网暂养技术养殖文蛤,养殖面积达100亩。经过一年的养殖,文蛤产量达到了50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据养殖户介绍,采用滩涂围网暂养技术,文蛤成活率提高了30%,产量提高了20%,经济效益提升了50%。
在选址上,养殖户们选择了风浪较小、底质稳定、潮流畅通的海区,以砂质或砂泥底质、平坦的滩涂为佳。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文蛤的生长,同时减少了因风浪过大导致的损失。
在围网设置方面,养殖户采用了3×3聚乙烯网线编织的网片,网目大小适中,既保证了文蛤的正常生长,又防止了敌害生物的侵入。此外,通过竹梢绑扎网片,有效防止了网片倒伏,确保了养殖的安全性。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注重日常管理,包括防偷、防逃、修补网片、清除敌害等。在大风浪后,及时疏散上堆的文蛤,清理翻挖网脚边堆积的文蛤,以及拣掉滩面上的衰弱蛤、贝壳等。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文蛤的健康生长。
为了更好地推广文蛤围网暂养技术,以下列举了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1. 暂养时间与密度:一般选择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暂养,海水表层水温保持在10~25℃之间。暂养密度随水温下降而增加,9月份每亩放养200千克、10月份500千克、11月份800千克、12月份1000~2000千克。
因为文蛤围网暂养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其在养殖领域的优势将更加凸显。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持续发展:
1.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围网暂养技术的水准,如改进网片材质、优化围网结构等。
2. 深入研究文蛤的生长习性,为养殖户提供更精准的管理指导。
4. 推动产业链的完善,促进文蛤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