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筋藤:祛风湿、通经络
过筛混匀。能解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热病初起、恶寒发热,头及关节疼痛。一次3—5g,一日2次,煎服。又七珍汤去三果称四味藏木香汤,能解表发汗,用于流感及发热的传染病初起,恶寒头病,关节酸痛。一次3—5g,一日2次,煎服。 降香150g,藏
名称 | 用量 | 作用 |
---|---|---|
崧筋藤 | 3—5g |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
蒂达 | 50g |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
诃子肉 | 100g |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
余甘子 | 80g |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
毛诃子 | 70g | 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 |
1.简介崧筋藤,又称为筋藤,是一种由中药材崧筋藤制成的草本植物。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崧筋藤长有粗壮的茎蔓,能够攀援植物,并以此方式生长。
2.药效与作用崧筋藤是一种传统中药,对人类的关节炎和黄水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起到止痛和消肿的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崧筋藤一百克、蒂达五十克和诃子肉一百克以及余甘子八十克,最后加入毛诃子七十克,全部放在一起制成粉状,然后过筛调匀,外用可以干黄水,内服可以治疗关节炎和黄水病。内服时每次三到五克,一日二次。
崧筋藤味微苦,性寒凉,可以归肝经,祛风止痛和舒筋活血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平时多用于腰肌劳损和跌打损伤等病症的治疗,食用时多以煎制为主,用量在十到三十克之间。
祛风湿;强筋骨.根:用于白喉,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病后虚弱.
崧筋藤是一种中药.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共研成粗粉,过筛混匀,能干黄水,消炎;用于风湿关节炎、黄水...
茎蒸气、蒸馏、乙醚提取物1∶50000有抗结核作用。 抗菌活性:心叶青牛胆具高的核吞噬作用的指数。 崧筋藤附方 宽筋藤100g,蒂达50g,诃子肉100g,余甘子80g,毛诃子70g。共研成粗粉,过筛混匀,能干黄水,消炎;用于风湿关节炎、黄水病。一次3—5g,一日2—3次,煎服。 藏木香、诃子、毛诃
3、崧筋藤可治风寒感冒
作为一种中药,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对风湿引起的风湿骨病、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对风湿骨病也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它还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治疗风寒感冒效果不错.药物使用期间多数可以用于风寒感冒治疗,改善患者出现的咳嗽痰多和身体无力,还可以缓解怕冷症状,使身体恢复的良好状态,有良好的调理和治疗效果,具体的使用方式和用量需要听从医生指导,防止出现...
崧筋藤的功效与作用大家了解吗?知道崧筋藤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崧筋藤是一种中药材的名字,它也叫伸筋藤,或者砍不死,是野生植物中华青牛胆的茎部,全年都可以采收,在采收以后洗净,在后切成片晒干入药或者鲜用都可以。只是崧筋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想知道看看下面的介绍就明白了。
刚刚提到了崧筋藤: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拘挛。,下面我们来说崧筋藤:风湿痹痛良药,筋骨拘挛解救者。
在我国的中医药宝库中,崧筋藤以其独特的药效,被誉为风湿痹痛的良药。本文将深入探讨崧筋藤的神奇功效,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一、崧筋藤: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的“隐世高手”李阿姨,65岁,患有多年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行动不便。经朋友介绍,她开始尝试使用崧筋藤。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李阿姨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消退,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李阿姨已完全摆脱了关节炎的困扰,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张先生,35岁,在一次工作中不幸跌倒,导致腿部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建议他使用崧筋藤进行辅助治疗。张先生按照医嘱,每日煎服崧筋藤,并结合适当的康复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腿部骨折逐渐愈合,疼痛感消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因为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崧筋藤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药效的中药材,未来有望在中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崧筋藤的药用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挖掘,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