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蔓枯病是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
是人们生活中常见之一,营养丰富,深受喜爱。只是,西葫芦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一种名为蔓枯病的病害困扰。以上就是西葫芦蔓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蔓枯病是西葫芦种植过程中一种重要病害,在各种植产区普遍发生,一旦发生,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西葫芦、黑皮西葫芦蔓枯病在田间主要发生在茎蔓上,致蔓枯死。但也能为害幼苗,茎部及果实。近地面的茎,初染病时,仅病斑与健全组织交界处呈水浸状,病情 时,组织坏死或流胶,在病部出现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整株死亡。叶片染病,呈水浸状黄化坏死,严重整叶枯死。果实染病,产生黑色凹陷斑,龟裂或致果实腐败。
症状 | 描述 |
---|---|
茎蔓 | 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枯死 |
叶片 | 水浸状黄化坏死,整叶枯死 |
果实 | 黑色凹陷斑,龟裂或腐败 |
西葫芦蔓枯病病原形态特征 MycosphaerellamelonisChiuetwalk.称瓜类黑腐小球壳菌,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AscochytacucumisFaut.etRoum称瓜叶单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病菌形态特征参见南瓜蔓枯病。
西葫芦蔓枯病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存在于干土中或架材上,条件适宜时靠灌溉水、雨水、露水传播蔓延,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种子也可带菌,引起发病。当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持水量过大时发病严重。特别是开始采瓜,下部老叶造成大伤口后,温棚内通风不良时更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茎蔓和叶片,果实也可受害。
西葫芦:西葫芦蔓枯病 简介 英文名Summer squash gummy stem blight 蔓枯病是保护地中西葫芦的一种重要病害,日光温室发生最为严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
苗期。多在茎的下部,病部呈油浸状,后变黄褐色,稍凹陷,表皮龟裂,常分泌出黄褐色树脂状物,严重时病茎折断,导管不变色。成株。病茎表皮呈黄白色,枯干,潮湿时变黑褐色,后密生小黑点。叶片上病斑黄褐色,圆形,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病斑 至叶面1/3以上时叶片即干枯。
喷洒防治用60%DTM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
蔓枯病主要为害叶子、茎秆,然后是瓜条。叶子被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有时病斑从叶缘向内呈“V”字形或半圆形大病斑,为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裂,病斑轮纹不明显,在病斑上面散生许多小黑点。茎被害,多发生于节部或近节部,开始出现油渍状斑,呈椭圆形或梭形,稍凹陷,灰白色至暗褐色,分泌出琥珀色的流胶物质。干燥后,呈红褐色,病部干缩纵裂,表面散生大量的...
温棚内通风不良时更易发病。该病主要危害茎蔓和叶片,果实也可受害。西葫芦蔓枯病极大程度的影响着西葫芦的健康成长,那么面对这种病症应该...
#智慧农民#
西葫芦蔓枯病是西葫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经说过,下面看看西葫芦蔓枯病防治策略研究。
一、西葫芦蔓枯病的识别与危害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西葫芦,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清洁田园: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药剂防治: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或涂抹,如60%DTM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等。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某农户种植了10亩西葫芦,在发病初期,他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并加强田间管理,如清除病残体、合理灌溉等。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蔓枯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西葫芦蔓枯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保障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有效的防治方法问世,为西葫芦种植户带来福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