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猪场病毒性腹泻是猪只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和繁殖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对仔猪的生长和存活率影响显著。为了有效控制病毒性腹泻,养殖场需制定一套综合防治方案,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隔离疫区种猪、把握适当断奶日龄、定期消毒、及时治疗发病猪只等。

猪场病毒性腹泻是猪只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和繁殖
猪病毒性腹泻的症状

仔猪在感染病毒性腹泻后,16至24小时内便可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伴随明显脱水、眼球凹陷及体重快速下降,常在2至3天内死亡。成年猪只虽然死亡率较低,但生长缓慢,饲料报酬较低。

病毒性腹泻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病猪和间接接触污染的物体。此外,病毒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增加感染风险。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维护母猪肠道菌群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如绿益肽、乳菌宝、益畜威、益畜王、益畜素之一;结合肠泰或益新爱可之一拌料,保持胃肠道正常菌群。
加强饲养管理 妊娠阶段母猪的饲料用量要依照怀孕阶段和膘情加以控制,防止母猪在分娩前后过多吃料,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而影响泌乳,造成乳猪缺乳、抵抗力降低而腹泻。
环境控制 分娩舍温度要控制在23~25℃,乳猪保温箱温度依乳猪日龄,保持在35~32℃、31~28℃、27~24℃。
免疫措施 可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三联弱苗免疫。后备母猪免疫2次,在初产前30天再免疫1次,以后每胎产前30天免疫1次。
全进全出 借全进全出的机会,做好圈舍粪污、病毒的清除可成功阻断本病传播。
使用自家灭活苗 一旦发生腹泻,就抓住机会,制作自家苗。首次普免,包括后备猪,以后产前40天、20天各接种1次,每次5毫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猪只的生长和繁殖效率。

参考文献:

福建畜牧兽医第30卷第6期,2008年

高志乾. 福建省诏安县畜牧兽医局,2008年

谢超礼,李竹英.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养猪业,2010年

猪场病毒性腹泻是猪只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和繁殖。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猪场腹泻防控新策略,助力养殖业健康发展。

猪场腹泻防控案例:环境控制与消毒策略

在鄂西北地区的一处规模化猪场,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腹泻问题困扰了养殖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优化了猪舍通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使用高效消毒剂如聚维酮碘,降低病原体存活率。通过这些措施,猪场的腹泻发病率得到了显著降低。

猪场病毒性腹泻是猪只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生长和繁殖

某猪场在饲料管理中引入了微生态制剂,如绿益肽、乳菌宝等,以维护母猪肠道菌群平衡。同时,结合使用肠泰或益新爱可,拌料喂养,保持胃肠道正常菌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猪场的腹泻情况明显改善。

在规模化猪场中,病毒性腹泻是常见疾病之一。某养殖户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注射自家灭活苗的策略。首次普免包括后备猪,以后产前40天、20天各接种1次,每次5毫升。这一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猪场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

在防控猪场腹泻的过程中,某养殖户采取了预防与治疗并重的策略。在发病初期,及时对病猪进行治疗,如使用土霉素、新霉素等药物。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整体抵抗力。这一措施使得猪场的腹泻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