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新生黑山羊护理,关注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

黑山羊作为一种优质的肉羊品种,其养殖前景广阔。只是,要想养好黑山羊,新生黑山羊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新生黑山羊的护理之道。

新生黑山羊护理,关注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
一、黑山羊引种与羊舍建设

羊床底板用木条或竹条,但须结实,木竹条的间隙以1厘米为宜,可以漏羊粪。围栏高90厘米,种公羊应有单栏,面积2平方米。另应建立独立的母子栏,面积2平方米。

黑山羊是一种性格温顺的动物,不仅耐寒耐热,而且生长发育非常快,繁殖能力也相对较强。

时间 护理要点
羊羔出生3~4天 让其吃初乳,降低疾病发生几率,提高存活率
羊羔出生1个月内 让其食用母乳,不能喂食草料
羊羔出生8周左右 逐步添加草料,逐渐过渡到全草料饲养

母羊产后需要及时产后护理,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护理,保证新生羊羔的健康成长。合理的饲料配比也是重要的保证,应根据黑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给予适宜的饲料,确保养殖的效益。养殖期间,要定期进行接种和防疫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黑山羊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

在养羊生产中,新生羔体温过低是体弱、死亡的主要原因。黑山羊的正常体温是39℃~40℃,一旦低于36℃或37℃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很快死亡。出现黑山羊体温过低的主要原因有:

出生后5小时之内全身未擦干,散热过多造成的

出生6小时以后因吃奶不足,导致饥饿而耗尽体内有限的能量储备,而自身又难以产生需要的热能

护理体温降低的黑山羊,要尽快使其体温恢复到37℃,应用木箱红外灯在距黑山羊120厘米处进行增温,或者采取其他增温措施。

接产人员应做好消毒等方面的常规工作。对新出生的黑山羊,应立即握住黑山羊的嘴,抹净口腔、鼻、眼内的羊水,并将黑山羊移到母羊视线内,让母羊舔黑山羊,促进胎衣的脱落,也利于加强母子感情,使母羊很快接受黑山羊的吮乳。

初产母羊如不舔黑山羊躯体,可以选用干草束、干净的纱布擦干黑山羊躯体,再作处理。对出生后呈假死状态的黑山羊,应及时摇动黑山羊的后腿,动作快而有力。同时,用手指弹击心脏部位或试做人工呼吸。

在正常情况下,黑山羊的脐带是自行断开的,如果未断开,可用消过毒的剪刀距黑山羊体表8~10厘米处剪断,再用碘酊涂上。一般健康黑山羊出生后15~20分钟开始起立,有寻找母羊乳头和吸乳的跌扑动作。

这时应挤去母羊乳房中第一股奶,再让黑山羊靠近,必要时人工辅助黑山羊第一次吃奶。黑山羊第一次吃奶之前,用温水清洗母羊乳头及周围,应在产后一个半小时内让黑山羊吃到第一次母乳。

由于新生羔一次吮乳量有限,每隔2~3小时应哺乳一次。生双羔的母羊,应同时让两个黑山羊近前吮乳,然后可将母羊关进单间室内,放一桶温水和干草,让母羊安静一个半小时左右,再将黑山羊放进去,待母子自行相认哺乳。

养殖户每天都要做好驱虫工作,因为黑山羊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体内外虫引起,而且若山羊已经确诊为寄生虫病,还会引发其他疾病,轻则影响羊的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

为了预防常见的疾病和寄生虫感染,我们需要定期给黑山羊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黑山羊生后2~4小时可将其转入一般羊舍,转出前应用涂料在母子体侧打上同一编号,单羔编在左侧,双羔编在右侧。编号目的便于查找核实新生母子,便于生产登记。

弱羔可以晚几天转出。转到羊舍内,应注意保温,顶棚不漏风,墙壁无缝隙,最好顺墙铺垫一层麦草或芦苇席,室温一般为4℃~6℃,羊舍应保持干燥,无过堂风,垫草铺匀。

羊舍内圈养母子群,开始母子群以7对~8对为宜,每群黑山羊的日龄和发育尽可能一致,双羔母羊单组群,头数不宜多。随黑山羊生长逐步扩大母子群,黑山羊20日龄时,一个母子群可扩大到50~80只母羊。

气温适宜时让黑山羊随母羊出外活动,7日龄后可以全天活动于室外,晚上或天气不好时应圈于室内。要防止黑山羊躺卧在寒冷地面或有过堂风处,以免感冒。

从新生黑山羊护理,关注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的角度出发,再看黑山羊成长护航: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黑山羊养殖之道:案例分析及未来展望

在黑山羊养殖领域,如何确保幼崽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养殖户关注的焦点。以下,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解析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

新生黑山羊护理,关注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
新生羔羊的护理:关键环节

羊羔出生3-4天内,必须让其吃初乳,降低疾病发生几率,提高存活率。

羊羔出生1个月内,应让其食用母乳,避免喂食草料。

羊羔出生8周左右,养殖户应根据黑山羊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给予适宜的饲料。

接产护理:确保母子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