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鱼苗运输需保持适宜水温、氧气和稳定环境
作者:花田诗韵•更新时间:7小时前•阅读2
在渔业养殖领域,黑鲷鱼苗的运输是确保养殖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在运输前,对鱼苗进行筛选是至关重要的。应剔除瘦弱和受伤的鱼苗,因为它们容易感染细菌,导致皮肤发炎红肿或水霉病,进而引发大量死亡。起运前,鱼苗需要吊养2-3天,以便进行锻炼和排泄粪便,减少运输中的水质污染。
水质管理保持运输介质清洁、无污染,并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以维持水质稳定。逐渐增加水温,并观察鱼苗的反应,确保它们能够适应新环境。
项目 | 要求 |
---|---|
水质清洁度 | 无污染 |
水体更换 | 定期更换部分水体 |
水温变化 | 逐渐增加水温 |
鱼苗适应 | 观察鱼苗反应 |
增氧是运输途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人工击水和空气压缩机增氧补充相结合的方法。经过12-16小时的运输,成活率可达90%左右。
鱼苗的用水应与吊养池水的盐度相接近,运输途中加水也要保持盐度相对稳定。
鱼苗的运输一般使用塑料氧气袋,装袋加氧运输。装袋前应对鱼苗进行囤养4个小时,然后进行装袋。装袋数量根据口袋大小和运输距离确定,一般每袋可装5-10万尾。
海水鱼苗的耗氧量比淡水鱼苗高,故装运密度要少一些。一个350公斤容积的大木桶,可装体长1.5厘米的幼苗5-6万尾,或2.5厘米的幼苗3-4万尾。
鱼苗运抵后在下池之前,要调好水温、盐度,不能与运输用水相差太大。鱼苗卸下后先稍稍清洗,在池中吊养1-2小时,再清理死鱼和污物,然后点数移往放养池。
黑鲷鱼苗的运输需要严格掌握水温、氧气和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点,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养殖成功率。
运输过程中的精准控温至关重要。为了保持水温稳定,我们采用了专业的运输容器,并在装运前对容器内的水温进行了检测。确保运输水温与鱼苗原池水温的温差不超过3℃,这样可以避免鱼苗因水温剧烈变化而受到应激。在运输过程中,我们会定期监测水温,确保鱼苗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三、氧气充足 四、环境稳定 五、到达目的地的处理 六、案例分析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