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养殖放养前需做好池塘消毒、水质调节等准备工作
大黄鱼,以其鲜美肉质和丰富营养,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只是,要想养殖成功,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在放养鱼种之前,池塘的消毒工作不可忽视。
排干池水,暴晒池底一段时间,清除过多的淤泥。
放苗前十五天,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
使用茶籽饼、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清塘消毒,确保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
二、水质调节水质直接影响大黄鱼的生长和健康,因此调节好水质至关重要。
控制放养密度,保持适当的水深。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养殖标准。
适时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三、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步骤 | 内容 |
---|---|
1. | 苗种食性驯化:使用新鲜低值鱼和沿海小鱼虾自行加工成鱼糜,与鳗鱼饲料混合制成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
2. | 淡化处理:向育苗池内逐步添加淡水,降低池水比重,使苗种适应在淡水中生长。 |
3. | 暂养:将苗种圈养在池塘中的围网内暂养2~3星期,然后再进行放养。 |
我们于2010年2011年在珠海小林镇进行大黄鱼淡水养殖试验,两年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2011年的养殖情况如下,供大家参考。
池塘条件 | 养殖池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面积6亩,可保持水深2.5米。 |
---|---|
放养密度 | 每亩400~700尾。 |
放养时间 | 4月中、下旬以后为宜。 |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大黄鱼养殖:消毒水质,保障丰收,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养殖前,池塘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排干池水并暴晒池底,清除淤泥。放苗前十五天,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此外,也可采用茶籽饼、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消毒使用的药物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相关规定。
二、苗种淡化与驯化:确保苗种健康大黄鱼在淡水中养殖时,苗种淡化处理至关重要。逐步添加淡水,降低池水比重,使苗种适应淡水生长。淡化时要注意盐度梯度变化,梯度越小,淡化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鱼苗成活率。一般经过7-10天的淡化,当池水盐度降至2‰以下时,即可将苗种放入池塘养殖。
三、食性驯化:提高成活率苗种的食性驯化对大黄鱼养殖至关重要。采用新鲜低值鱼和沿海小鱼虾加工成鱼糜,与鳗鱼饲料混合制成配合饲料进行投喂。逐渐减少鱼糜量、增加鳗鱼饲料用量,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投喂过程中,定点、定时投喂,并在投饵前发出固定信号,使鱼群形成条件反射,习惯结群索食。约需2周时间,食性驯化即可成功。
水质直接影响大黄鱼的生长。调节好水质,能促进鱼类正常生长,有效防止疾病发生,提高养殖产量。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等因素合理控制。同时,要加强日常水质监测,及时调整水质参数,确保大黄鱼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