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河蚌如何宰杀、开壳及珍珠存在情况

河蚌的种类与分布
种类 别称 分布地区
褶纹冠蚌 鸡冠蚌、湖蚌、绵蚌 沿海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
三角帆蚌 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 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
背角无齿蚌 菜蚌、河蚌、圆蚌 我国各地江河、湖沼
背瘤丽蚌 麻皮蚌、麻歪歪 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

河蚌珍珠的形成分为内因和外因。外因是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侵入的刺激,而内因则是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部分细胞分裂分离,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质,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后形成珍珠。

河蚌如何宰杀、开壳及珍珠存在情况

珍珠的形成过程漫长,需要外界的小虫或沙石小颗粒进入到河蚌体内,经过多年的包裹才能形成珍珠。

宰杀河蚌时,先取出养好的河蚌,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用刀子沿着蚌壳边缘切出一条缝隙,再将刀子沿着缝隙插进去撬开。蚌壳打开后,将蚌肉和蚌壳分离,挖出放入盆中。

开壳时要注意用刀割合壳肌,要贴着蚌壳割干净,这样一挖河蚌肉就出来了。合壳肌位于河蚌上下两端,是主要连接两个壳的作用点,只要切段就好办了。

清洗河蚌肉时,把剔好的蚌肉用食盐揉搓几下,将粘液洗净, 漂进水中,用指头刮去腐质,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清洗后,河蚌肉可以直接烹饪或用于其他用途。

珍珠的采集与鉴定

珍珠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养殖,将河蚌放入特定的养殖环境中,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珍珠的形成。

珍珠的鉴定主要从光泽、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光泽要亮丽,形状要圆润,颜色要纯正,大小要适中。

河蚌养殖与珍珠采集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产业。了解河蚌的宰杀、开壳及珍珠存在情况,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河蚌如何宰杀、开壳及珍珠存在情况

河蚌养殖并非易事,其中细节繁多。以河北、安徽、江苏等地为例,当地渔民在摘除灰黄色的鳃和泥肠时,会选择挤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污浊。因此,最好采用摘除的方式,以确保河蚌的清洁。

河蚌种类繁多,如褶纹冠蚌、三角帆蚌、背角无齿蚌等。褶纹冠蚌,又称鸡冠蚌、湖蚌、绵蚌,在我国沿海常见,栖息于淡水、缓流及静水水域的湖泊、河流及沟渠和池塘的泥底或泥沙底里。三角帆蚌,又称河蚌、珍珠蚌、淡水珍珠蚌、三角蚌等,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国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

河蚌养殖前景广阔,不仅可以直接售卖河蚌,还可以通过河蚌生产珍珠来赚取额外利润。尽管并非每个河蚌里都有珍珠,但珍珠的形成过程充满奇迹。野生河蚌里珍珠的形成较为罕见,而人工养殖的珍珠则相对便宜,市场潜力巨大。

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养殖户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养殖户在2018年成功养殖了背瘤丽蚌,这种别称麻皮蚌、麻歪歪的河蚌,在河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均有分布,特别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型、中型湖泊及河流内产量高。

为了提高河蚌养殖的效率和产量,养殖户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优化养殖环境,提高水质;科学投喂,保证营养均衡;定期检查,预防疾病;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珍珠培育的成功率。通过这些措施,河蚌养殖的效益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