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幼体饵料投喂技术,关注饵料选择与投喂方法
幼体的培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在幼体培育期间主要应做好饵料及投喂工作。溞状幼体孵化后立即开始从外界摄食。开始摄食的时间推迟半天,蜕皮的时间则会推迟一天,蜕皮率也大幅度下降,因此,选择适宜的饵料,适时适量地进行投喂是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的一项很关键的工作,应非常重视。
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的饵料应以生物饵料为主,研究表明,单细胞藻类、轮虫、桡足类、藤壶和牡蛎的卵或幼虫等,是培育溞状幼体的最佳饵料。但在生产过程中,若由于生物饵料需要量大,饵料培养暂时脱节时,也可搭配使用人工饵料,如蛋黄、蛤、虾、贻贝、蚌等贝虾类的肉糜,及高质量的配合饵料等。实践证明,混合投喂比单一投喂幼体成活率高。
三疣梭子蟹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往往出现因投饵不当,造成生长缓慢、性腺发育不好,或互相残杀、降低成活率现象;或浪费饵料、污染水体,造成死蟹。
饵料类型 | 特点 | 适用阶段 |
---|---|---|
单细胞藻类 |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 早期幼体 |
轮虫 | 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 | 中后期幼体 |
桡足类 | 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 中后期幼体 |
贝虾类肉糜 | 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 | 后期幼体 |
投喂场地选择在避开梭子蟹生活区域后,尽量遍地均匀撒喂,这样可以减少梭子蟹集群机会,从而减少它们相互残杀的概率,也可以使一些处于脱壳期行动尚未恢复的梭子蟹也有机会摄取食物。
梭子蟹选择时间。每个池内设置面积1米2饵料台3~4个,用于饵料投喂和观察摄食情况,也利于将残饵及时取出减少水质污染。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注意底质的构成应以沙质,沙泥质底质为宜,完全泥质底质不宜建池。在养成池中增隐蔽设施,通常用瓦块在池底筑成人字形结构,供梭子蟹蜕壳时藏身之用,降低残食率,提高成活率。
在三疣梭子蟹幼体培育中,孵化当日的摄饵量因饲育水温不同而差异很大,水温差约3℃时,摄饵量相差2倍以上。也就是说,幼体的日摄量与水温关系密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日摄量将会增加。
蛋黄颗粒饵料的制作:鸡蛋、鸭蛋均可,以鸡蛋蛋黄为佳。将蛋煮熟,取出蛋黄,用细目筛绢包裹后挤压,再放在盛有清洁海水的容器内,用手搓揉荡涤,蛋黄颗粒便从筛孔中滤出,取其滤出液泼洒投喂。网目愈细,搓揉所费时间愈多,花费劳力愈大,而蛋黄颗粒越细,越有利于早期幼体摄食。
三疣梭子蟹食物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新鲜、不受污染,低值小型贝类、小杂鱼虾是三疣梭子蟹喜食的饵料,投喂量与养殖三疣梭子蟹大小、数量及温度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轮虫投喂前应浓缩收集到高浓度小球藻或扁藻中强化营养培育。轮虫密度为400~500个/毫升。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也可放入加有乳化乌贼肝油的水槽中,卤虫量为,经6小时以上的营养强化后再投喂,以提高其本身的营养价值。
三疣梭子蟹偏肉食性,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贝类、鱼类等动物性饵料,在生产实际中证实,上述饵料中以投喂低质贝类为最好,然后为优质小型贝类。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之三:三疣梭子蟹健康越冬技术。放养密度过大,饵料投喂过量,养殖塘水体中有机质含量高,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了三疣梭子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流行情况、主要的疾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一天的摄饵量对体重的比率,第一龄期最大,依次成为以后几个龄期的个体,则迅速变小。一天的摄饵数量,从重量来看,大型饵料比小型饵料显著得多。这是因为,利用大颗粒饵料可以节省幼体的能量消耗,这对幼体期的整个发育和成活率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采用单个体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了纯化饲料、活饵料和混合投喂对三疣梭子蟹幼蟹成活、生长性能、肝胰腺指数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3组幼蟹的成活率并无显著差异,均在70% ~ 80%之间; A组和B组幼蟹的增重率、蜕壳周期、特定增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C组幼蟹的第二次蜕壳周期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其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3种投喂方式的饵料对幼蟹的肝胰腺指数及其蛋白和脂肪含量影响显著,A组幼蟹肝胰腺指数及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
主要操作流程:池塘清整消毒一培育浮游生物饵料一抱卵蟹选购一蟹笼暂养一饲料投喂一幼体放散一Z l—M育苗阶段一...
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开展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健康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值得我地借鉴与学习。启东市脊尾白虾最高亩产达到275公斤,亩产100150公斤的塘较多。全市平均亩产60公斤以上,同时平均亩产梭子蟹4050公斤,获得了较好的养殖产。
在实际生产中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比如饵料资源、水温情况、幼体的密度、活力、摄食情况、水质等综合因素灵活调整,以使幼体得以正常发育和生长,从而取得好的成活率和出苗率。
作者:刘长军郑岳夫郑扬洪挺余豪顾建明,齐鲁渔业2010年第9期
通过三疣梭子蟹幼体饵料投喂技术,关注饵料选择与投喂方法。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三疣梭子蟹幼体精准投喂策略。
幼体培育,精准投喂是关键
生物饵料为主,人工饵料为辅
投喂场地选择与饵料台设置
摄饵量与水温的关系
蛋黄颗粒饵料的制作与投喂
采用单个体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发现,混合投喂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单一投喂,且特定增长率更高。
混养案例: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
综合因素调整投喂策略
梭子蟹养殖成为主导产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