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地套种冬早蚕豆,提高土地利用率
近年来,宣威市热水镇巧妙地利用了有限的土地空间和现有设施资源。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引,巧妙地通过套种技术,让土地一年四季“活”起来。据悉,今年是首次试点进行葡萄套种四季草莓,面积达到70余亩。而当葡萄进入冬季休眠期时,将改种为冬季蚕豆,这样的创新模式,无疑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套种的过程中,我们需特别注意的是,必须选择后期不与葡萄争夺钾元素的作物。因为葡萄是喜钾肥植物,钾肥能够促进根部生长,提高含糖量、色泽等。而葡萄园套种蚕豆,正是利用了不同作物吸收养分的差异性,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料利用率,实现了以园养园,提升土壤质量的目标。
葡萄套种蚕豆栽培技术要点序号 | 技术要点 | 具体操作 |
---|---|---|
1 | 整地 | 葡萄采收结束后,田间杂草及葡萄残枝,浅锄墒面。 |
2 | 品种选择 | 选择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抗倒伏,生育期短的优良品种。 |
3 | 播种适期 | 8月底至9月中旬。 |
4 | 播种 | 在离葡萄根部30厘米处,株距7-8寸,进行播种。 |
更重要的是,这种套种模式能增加经济收入,并且在葡萄发芽之前,鲜蚕豆可采卖结束,不影响葡萄生长。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蚕豆的茎杆深埋作底肥,或根瘤留于土壤起到固氮作用,不仅培肥葡萄园地力,还能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值得大面积推广。
2014年,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的张华峰对大棚葡萄套种蚕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据统计,2013年浙江省葡萄栽培面积已达2.55万hm²,产量60.6万吨,其中宁波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0.6万hm²,产量达到13万吨。可见,葡萄套种蚕豆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2016年,周炎生、梁丽梅、何火娣等人在《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葡萄套种鲜食蚕豆的试验示范为葡萄套种蚕豆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葡萄采摘后,将蚕豆种植在葡萄空行内,每个空行播两行蚕豆,株距7-8寸,能有效利用园地冬闲,又能利用蚕豆的根瘤菌固氮培肥地力。这样的套种模式,无疑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蚕豆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蚕豆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说完了葡萄园地套种冬早蚕豆,提高土地利用率。,现在来谈谈冬蚕豆套种葡萄园,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在宣威市热水镇,一场农业革命悄然兴起。这里,有限的土地空间正被巧妙地转化为财富的源泉。结合当地特色,农民们将“阳光玫瑰”葡萄的高杆、长期和季节性特点与冬季蚕豆套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为了确保套种成功,农民们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整地、品种选择、播种适期和播种方法。葡萄采收结束后,进行浅锄墒面,选择丰产性好、抗病能力强、生育期短的优良品种,在8月底至9月中旬播种,株距保持7-8寸,确保蚕豆与葡萄和谐共生。
推广前景广阔 这种套种模式在热水镇的推广,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意识的提高,相信这种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种植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