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鲶鱼养殖过程中,因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鲶鱼,作为一种肉食性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养殖户喜爱。只是,在养殖过程中,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往往会对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探讨鲶鱼养殖中病原体感染的防治策略。

鲶鱼养殖过程中,因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疾病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水霉病 体表出现灰白色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 外用消毒:用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寄生虫感染 鱼体变形、体色暗淡、食欲不振 鱼种过塘时,可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 体表出现圆形红斑,病灶处鳞片脱落,形成溃疡 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
一、水霉病

水霉病是鲶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鱼感染水霉菌后,其体表会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由于低温冻伤引起。防治水霉病,可采用外用消毒的方法,如使用二溴海因0.3ppm全池泼洒。

二、寄生虫感染

鱼类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的感染,如虱子、吸虫等,导致鱼体变形、体色暗淡、食欲不振等症状。防治寄生虫感染,可在鱼种过塘时,用2%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三、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

在鲶鱼养殖过程中,病原体感染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外用消毒、轮捕分养等,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鲶鱼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外用消毒法
鲶鱼养殖过程中,因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2. 鱼种过塘处理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避免使用含有寄生虫的饲料。同时,确保饲料储存环境的干燥,防止饲料发霉,从而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保持良好的水质对于预防寄生虫感染至关重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水质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的感染风险。

在鲶鱼养殖过程中,除了病害和寄生虫感染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需要关注。

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了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能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