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栀子,清热燥湿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 湿热痞满, 泻痢, 黄疸, 肺热咳嗽, 高热烦渴, 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 胎动不安。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焦栀子这种中药材大家可以自己炮制,炮制时取适量的干净栀子,切成小段或者碾碎,放在锅中慢慢加热,用中小火把锅中的栀子炒成焦黑色,让栀子的里面变成黄褐色,这时就可以关火,取出炒好的栀子晾凉,得到的就是中药焦栀子,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取用。
焦栀子这种中药材多是不规则的块状物,它们的表面是焦黑色或者焦褐色的样子,皮特别薄而且脆。焦栀子的内里多是棕色或者棕褐色的,它味道很淡,有种酸而苦的气味散发出来。
步骤 | 操作 |
---|---|
1 | 取干净的栀子 |
2 | 切成小段或碾碎 |
3 | 放入锅中加热 |
4 | 炒至焦黑色 |
5 | 晾凉后取出 |
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二药合用,火邪、湿热皆能除,多用于阳明热盛大便秘结,或积滞泻痢、火热亢盛迫血上溢所致出血证,以及邪热瘀血所致黄疸证。栀子配黄柏,一为解郁热之良药,一为苦寒燥湿之要药,二药合伍,散阳明之郁热,泻中焦之湿热而除黄疸。
案例来源:某中医诊所,时间节点:2023年3月。
患者,男,35岁,因湿热黄疸就诊。经诊断,采用焦栀子配合茵陈、栀子、淡竹叶等中药进行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黄疸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
焦栀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湿热黄疸、泻痢腹痛等多种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炮制焦栀子,将其应用于日常保健和治疗中。
走进民间药铺,焦栀子总是一角之地,它的身影似乎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疗愈故事。这不,我就遇到了一个关于焦栀子的真实案例。
李阿姨,年过六旬,近期总是感觉身体不适,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皮肤和眼睛都泛黄。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她患有湿热黄疸。在得知焦栀子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后,李阿姨开始尝试使用焦栀子。
她按照传统方法,将栀子炒成焦黑色,晾凉后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李阿姨的症状明显改善,黄疸消退,身体也逐渐恢复了活力。
小王,一位年轻的上班族,近期工作压力增大,饮食不规律,导致腹泻腹痛。他尝试了多种药物,但效果不佳。后来,他在一位中医朋友的推荐下,开始服用焦栀子。
焦栀子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例如,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药材同用,可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与白芍、葛根、甘草等药材同用,可治疗湿热泻痢、腹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