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期易受菌核病和蚜虫侵害,需加强防治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只是,油菜花期易受菌核病和蚜虫侵害,如何有效防治成为关键。
根据油菜菌核病发生为害特点,应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技术相结合才能控制其流行。具体措施如下:
防治时期 | 药剂 | 使用方法 |
---|---|---|
初花期 | 25%咪鲜胺乳油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 每亩用50毫升或100克,兑水50-75公斤全株喷雾 |
盛花期 | 咪鲜胺、腐霉利、菌核净、异菌脲、多菌灵等 | 根据田间情况选择合适药剂,兑水喷雾 |
防治时期 | 药剂 | 使用方法 |
---|---|---|
初花期 | 吡蚜酮、抗蚜威、啶虫脒等 | 每亩用80%的多菌200-300克加蚜螨净2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
盛花期 | 根据田间情况选择合适药剂,兑水喷雾 | 根据田间情况选择合适药剂,兑水喷雾 |
1.以上配方每亩用水量40-45公斤喷雾,保证喷水量和喷雾质量以提高防效。
2.根据病虫抗性情况,适当调整亩用药量。
3.叶面喷肥防早衰:在油菜开花期,结合菌核病的防治,进行叶面喷肥,能够延长光合器官的功能期,促进糖分转化和运转,增角果、增粒数、增粒重作用显著。叶面喷肥一般以磷肥、钾肥、硼肥为主。
四、案例分享李先生在油菜花期采用病虫害一起防控的方法,有效控制了菌核病和蚜虫的发生,提高了油菜产量和品质。他表示,防治关键在于抓住适期、主动施药、药肥混喷、病虫兼治。
油菜花期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掌握油菜花期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针对油菜花期常见的菌核病与蚜虫问题,以下案例将深入解析实际防治策略,并展望未来趋势。
在江苏省某地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当地农户李先生在油菜初花期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他选择了50毫升25%咪鲜胺乳油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进行全株喷雾。随后,他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现开春后温度上升,湿度增大,便及时调整了防治策略,加大了用药量,确保了菌核病得到有效控制。
在另一案例中,某地区油菜花期同时出现了蚜虫和菌核病。农户张先生采取了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他结合油菜长势,进行了叶面施肥,并实施了“一促四防”策略。在防治过程中,他特别注意了受冻油菜植株的抗病能力下降问题,针对性地加强了菌核病的防治工作,最终成功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案例三:花期防治策略调整 趋势展望:科学防治,提升效益面对油菜花期菌核病与蚜虫的防治挑战,未来应注重科学防治,提升油菜种植效益。一方面,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另一方面,要推广新型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农户培训,提高防治意识和技能,为油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