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白粉病、蚜虫、红蜘蛛是常见病害
百香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水果。只是,在种植过程中,百香果易受到一些常见病害的侵扰,如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这些病害不仅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果园的毁灭。本文将详细介绍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白粉病是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随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果实上的白粉病表现为果面出现白色斑点,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发病症状 | 防治方法 |
---|---|
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 | 1. 清理果园,清除病残体;2. 使用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雾防治。 |
果实表面出现白色斑点 | 1. 加强果园通风透光;2. 使用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雾防治。 |
危害症状 | 防治方法 |
---|---|
叶片卷曲、变形 | 1. 清理果园,清除病残体;2. 使用农药如乐果、敌敌畏等进行喷雾防治。 |
整株死亡 | 1. 加强果园通风透光;2. 使用农药如乐果、敌敌畏等进行喷雾防治。 |
危害症状 | 防治方法 |
---|---|
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 | 1. 清理果园,清除病残体;2. 使用农药如氧化乐果、乐果氧化乐果等进行喷雾防治。 |
叶片脱落 | 1. 加强果园通风透光;2. 使用农药如氧化乐果、乐果氧化乐果等进行喷雾防治。 |
百香果种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果园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关键。
百香果在生长过程中,茎基腐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病害通常在幼苗期较为常见,症状表现为幼苗根颈处出现病斑,叶片逐渐褪色、脱落,严重时整株枯死。在植株成熟后,茎基部出现深褐色病斑,皮层裂痕、腐烂,与木质部脱离,湿度大时还可能出现粉红色病原物。防治策略上,应注重土壤管理,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避免积水,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清除并销毁,防止病原扩散。
疫病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在茎基部出现深褐色病斑,随后皮层裂痕、变软、腐烂。湿度大时,出现粉红色病原物。当病斑横向 环绕茎干一圈,枝蔓和叶片变黄、凋萎,最终全株死亡。防治疫病的关键在于及时清除病残体,避免病原积累,同时使用农用抗菌素进行喷雾。
百香果害螨:细致观察,及时防治害螨是百香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体型微小,肉眼难以发现。害螨为害叶片,导致叶片变黄、皱缩。防治害螨时,应仔细观察叶背面,发现红蜘蛛后,及时使用氧化乐果、乐果氧化乐果、杀虫磷等药物进行喷雾。
白粉病是百香果常见的病害之一,可用农用抗菌素,如农用青链毒素、"多菌灵"等200至400毫升倍液喷雾,每隔4至5天喷一次,共喷三次。防治过程中,需定期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红蜘蛛是柑橘的主要害虫,对百香果的果实和叶片造成严重损害。防治红蜘蛛时,应精确喷药,将叶正面、背面均匀喷雾。一般5天喷一次,共喷三次。
百香果介壳虫:毒死蜱与噻嗪酮/螺虫乙酯并用 百香果潜叶蛾:高效氯氟氰菊酯与阿维菌素结合百香果象甲和蝽象的防治,可采用高氯与毒死蜱混合使用的方法。
对于鳞翅目幼虫的防治,甲维盐与氯虫苯甲酰胺的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害虫数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