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兴农场面临大榛子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
正榛子是中国主要坚果树种,平榛是榛属植物中的主要品种,它的分布最广、资源蕴藏量最大、产量最高,品质优于其它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等省份都有分布,但尤属东北大兴安岭的榛子资源最为丰富。
在大兴安岭林区榛子是某些林型中灌木的优势种,构成有:榛子白桦林、榛子兴安落叶松白桦林、榛子黑桦林、榛子蒙古栎白桦林。
年份 | 全省杂交榛子苗木产量 | 良种率 |
---|---|---|
2013 | 800 | 20 |
只是,因为种业的发展和现状的逐渐加剧,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如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
针对这些问题,北兴农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为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1. 优化品种北兴农场对农场内种植的大榛子进行摸底,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场内现种植的13种大榛子,有5种适应本地气候,并对这些品种进行了挂饰标识。
2. 科学区域布局规划北兴农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大榛子种植区域进行了科学规划,确保了种植效果的最大化。
3. 技术培训通过对种植户进行现场讲解和现场观察比对,向种植户推介耐寒、结果多、成熟早的优质品种,保证了大榛子品种的优化和种植的长期效益。
通过以上措施,北兴农场大榛子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职工增收与生态效益共赢。
先讲了北兴农场面临大榛子品种单一,品质参差不齐,需优化品种提升产量与品质。,接着来看北兴农场:多品种大榛子,品质升级新篇章。
一、北兴农场:林下经济的绿色转型北兴农场,位于大兴安岭脚下,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优质的平欧大榛子。农场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走出了一条“以平欧大榛子种植为主,林下养殖为辅,种养协调发展”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农场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更将其变成了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农场确立了“1234”发展战略,其中的“3”指的是建设3个基地:优质高效农作物栽培基地、优质林下产品生产基地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农场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实现了粮豆单产450公斤、总产20.3万吨的历史性丰收。这得益于农场对标准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确保了农产品的优质高效。
四、未来展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北兴农场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大榛子品质,推动林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农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将平欧大榛子打造成为农场的拳头产品,为职工增收和生态效益共赢谱写新的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