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鲫鱼品种“金鳞瑞鲤”,集观赏与食用于一体
杂交育种技术是培育观赏鱼养殖动物新品种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温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
品种 | 特点 | 用途 |
---|---|---|
红鲫鱼 | 体型优美,色彩鲜艳 | 观赏、食用 |
中国金鱼 | 形态各异,色彩斑斓 | 观赏、食用 |
日本锦鲤 | 色彩鲜艳,体型优美 | 观赏、食用 |
锦鲤锦鲤也称绯鲤,在生物学上属鲤科,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淡水鱼,它是由野生食用鲤鱼演变而来的一种观赏鱼,以其鱼体呈现鲜艳似锦的色彩,变幻多姿的斑纹而得名,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红鲤作为观赏鱼类,在明代已非常普及,据传锦鲤起源于我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金鱼一直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金鱼作为中国人驯化的观赏鱼类,一直在我国水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近千年的培育,已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观赏鱼之一。
发表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21篇,其中5篇获优秀论文奖。运用近缘杂交、远缘杂交与系统选育及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获得新型杂交种-芙蓉鲤鲫,具有体型像鲫鱼、生长快、肉质好、抗逆性强、性腺败育、制种容易等突出优势,2009年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
1949年以后,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加强了科学管理和繁育,不仅恢复了已经遗失的一些品种,而且又涌现出更多的新品种,总计现代知名品种已有160多种。从野生鲫鱼演变为现代五光十色的观赏金鱼,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当时人们把捕到的金黄色鲫鱼奉为神明,不敢食用,就作为放生祈雨的对象,养在池中加以保护。
工程鲫、鲤是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鱼种,与普通鲫、鲤的生长性能相比,具有性腺不发育、抗病力强、耐低氧、耐低温、食性广、易起捕等优点,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工程鲫比普通...
是中科院水生所用方正银鲫作母本、江西的兴国红鲤作父本,经人工授精育成的后代。它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长速度平均比它的母本快34.7%,第2年即可长到每尾重0.5公斤左右。鱼种池亩放养异育银鲫夏花80-120尾,年底个体平均重达250克左右;成鱼池若套养夏花200尾,年底个体平均重在200克以上。
是江西省九江市水科所和江西省水科所合作选育的新的淡水养殖优良鲫鱼品种。它原产于九江市彭泽县的自然水体中,因其个体大、肉味鲜美而在当地享有盛名。
观赏鱼与休闲渔业观赏鱼与休闲渔业课程论文课程论文浅谈对观赏鱼发展前景的思考浅谈对观赏鱼发展前景的思考作者,李小龙专业,水产养殖学号,282007210000008浅谈对观赏鱼发展前景的思考浅谈对观赏鱼发展前景的思考,摘要摘要,观赏鱼的饲养已...
金鱼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它们的祖先又是谁呢?1700多年前的赤鳞鱼提到金鱼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一切都需要从1700多年前开始说起。当时正值晋朝时期,人们无意中发现水中出现了一种黄红色的鱼类,这种鱼类在普遍体色灰暗的淡水鱼类中,看起来格外醒目,这种鱼被称作“赤鳞鱼”,它们就是金鱼的祖先。
由新鲫鱼品种金鳞瑞鲤,集观赏与食用于一体,源自我国传统育种技术。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金鳞瑞鲤:食赏两宜,传统育种新典范的方向。
园艺学的范畴与特点园艺,涉及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技艺,是农业和城乡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一词蕴含“园”与“艺”两字,源于“植蔬果花木之地”和“学问技术”的统称。明代,红鲤作为观赏鱼类已非常普及,据传锦鲤起源于我国。
本地化案例与市场前景以湖南为例,2008-2010年,全省养殖面积达16.17万亩,新增产值8.89亿元,新增利税3.76亿元。湖南科研人员运用综合育种技术,培育出新型杂交种——芙蓉鲤鲫,为当地水产养殖产业注入新活力。
未来展望在观赏鱼养殖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将继续致力于育种技术的创新,培育更多优质、高效的养殖品种,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产业合作,拓展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美味的观赏鱼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