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种植密度需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
播量要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因地制宜确定。私信TA种植绿豆的方法,种植绿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播种前的准备:在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薄薄摊在席子上,晒1-2天,可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势。
绿豆开花结荚期是需肥水高峰期,要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肥力优化。
绿豆种植密度标准种植绿豆,每亩的密度一般都是在一万到一万五千株为宜。绿豆种植对密度要求严格!过密植物无法生长,果实不能采收,一般控制在亩植5千株左右。
品种 | 土壤肥力 | 种植密度 |
---|---|---|
早熟品种 | 中等 | 8000-12000株 |
晚熟品种 | 肥沃 | 5000-8000株 |
直立型 | 中等 | 8000-15000株 |
半蔓生型 | 肥沃 | 5000-7000株 |
蔓生型 | 瘠薄 | 5000-6000株 |
绿豆种植密度因品种、地力、栽培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施肥要掌握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生产力水平而定。播期应在满足绿豆对光照、温度这两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品种特性而定。
种植密度应根据当地降水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播量和密度。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出2018年绿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一、东北春绿豆区。为充分发挥绿豆在中的优势,根据我国自然生态条件和绿豆生产特点,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推广。
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
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早种稀,晚种密。
因此,绿豆的种植密度应因为品种特性、土壤肥力而定。一般应掌握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种稀,晚种密的原则。
绿豆的适宜播种密度是每亩8000~10000株左右,好地稀些,瘦地密些。蔓生品种植株横向发展,应稀些,亩密度应在6000~10000株。
由于绿豆的产量是由单位上的总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三个部分组成。产量的高低与种植密度关系十分密切。
绿豆,秋季作物,春播或夏播。属小杂粮,因有极好的保健功能,近年来身价倍增,种植面积放量扩大。要保证其优质高产,重在种管。
讲完了绿豆种植密度需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我们再聊聊因地制宜,精准调控绿豆种植密度。
在农业种植领域,绿豆以其高营养价值而备受青睐。只是,种植绿豆并非易事,如何精准调控种植密度成为关键。以下,我们就来分享一个成功案例,探讨如何根据不同条件,科学地确定绿豆种植密度。
在东北某地区,张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绿豆种植户。近年来,他发现因为土壤肥力的下降,绿豆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师傅开始尝试调整种植密度。
张师傅分析了当地的土壤条件。该地区土壤肥力中等,水分条件较好。根据这一情况,张师傅决定采用以下种植密度: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种植8000株;中等肥力的地块,每亩种植12000株;肥力较低的地块,每亩种植15000株。
案例分析:如何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除了土壤条件,品种特性也是影响绿豆种植密度的关键因素。在另一个案例中,李大哥种植的是一种早熟品种的绿豆。为了确保产量,他采取了以下策略:
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广大农民朋友们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绿豆种植密度,为提高绿豆产量和品质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