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水库小银鱼丰收,揭秘淡水鱼养殖新亮点
11月19日,洛阳市陆浑水库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刻。经过四个多月的辛勤捕捞,2015年度的银鱼捕捞工作圆满结束,总计产量达到了惊人的262吨,其中小银鱼产量高达219吨,大银鱼产量为43吨,创下了历史新高,一曲丰收的渔歌在水库上空回荡。
小货船上的工作人员根据经验时不时将拖网末端网口收起,银鱼便顺着网口被倒进小货船船舱上。这一幕,不仅见证了陆浑水库的丰收,也揭示了淡水鱼养殖领域的新亮点。
陆浑水库自1992年12月从太湖引进银鱼进行养殖实验以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资源,1994年9月即形成了较高的银鱼种群产量。这里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小银鱼共存和稳产高产的理想生产场所,1995年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银鱼移植引种定点基地。
成熟养殖经验,创新实践见证丰收今年,陆浑水库银鱼喜获丰收。作为全省最早最大引进的银鱼养殖基地,陆浑水库已有成熟的银鱼养殖经验。昨日,记者来到陆浑水库,跟随捕捞队进行捕捞银鱼作业,分享收获的喜悦。
炎炎烈日下,伴因为马达声,6组捕捞船队按时在水面上出航作业。每组捕捞船队由两艘大机船和一艘小货船组成。到达预定作业水域后,两艘大机船将长约26米、深约6米的拖网撒到水中。两艘大机船平行拖着小货船形成“V”字形航行作业。
捕捞队收队返回时,岸边早已守候着的收购人员赶紧把电子磅放好等待称重,称重后的银鱼被拉进冷库速冻。今年,陆浑水库银鱼喜获丰收。洛阳陆浑盈源渔业有限公司捕捞队队长周智强介绍,每年7月初开始小银鱼捕捞作业,预计今年小银鱼产量不低于80吨,主要销往东南亚等地。
科学管理,水质监察确保丰收近年来,嵩县合理利用陆浑水库水面发展渔业生产,通过加大鱼种投放力度、调整鱼种比例等措施进行科学养殖,同时全天候对水库水质进行监察,严防水质污染,水产养殖连年获得丰收。
年份 | 小银鱼产量 | 大银鱼产量 | 总计产量 |
---|---|---|---|
2015 | 219 | 43 | 262 |
2014 | 200 | 40 | 240 |
2013 | 180 | 30 | 210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陆浑水库银鱼产量逐年增长,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水质监察。
近年来,陆浑水库通过更新优质鱼卵,加大投放力度,科学管理,合理捕捞,银鱼产量稳定增长,不断刷新记录。值得一提的是,陆浑银鱼以其“体大丰满、肉嫩色鲜、营养丰富、不含污染”等特点,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
这一系列的成功实践,不仅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陆浑银鱼养殖将继续引领淡水鱼养殖新潮流,为我国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